第53章 風箏起舞兩情相悅 口沫橫飛使者潰走(第4/6 頁)
三福。
其中一座銅鼎最是顯眼,眾人的目光也便被它吸引了過去。
“此鼎按舊朝禮制煉造,上有吾國鮮卑古文,乃是奉常親自謄刻,筆鋒蒼勁,如行雲流水。除北國高士外,有識此文者,吾未得見也。”
“久聞南國多雅士,想必此古文亦不在話下。故而今日來此,特向諸公請教一二,還望諸公不吝賜教。”
問題拋在半空之中,眾人聽後再沒了興致,只得左右觀望著。
皇帝見狀不禁咧起了嘴角。
“諸位臣工,有誰......能識此銘文啊?”
幾個國子博士緩步上前,仔細觀察了一番,不禁搖了搖頭。
這一舉動,皇帝看在眼裡,是又悲又喜。
話說這些貴族臣工一口一個索虜叫著,可人家的文字就在面前,雖說是古文,但也不至於一個字都不認識吧。
到頭來啊,還得是自己的博學多識才是真貨,能應對大局了。
當此無人應聲之時,皇帝攬攬袍袖,準備大展身手......
“稟陛下,臣願一試......”
人群裡,一個三十出頭的青年人站了出來,進而俯身跪拜。
仔細一看,正是廷尉丞、吏部郎劉嗣芳。
因廷尉卿臧未真有要務去了丹陽郡,於是便由他代表廷尉署來到東堂殿聽命。
“哦?劉丞請起。”
“謝陛下。”
皇帝見此,只得端坐了回去。
只見劉嗣芳大步上前,繞著銅鼎走了一圈,稍作思考後微微點了點頭。
“襄陽侯濬自發蜀,兵不血刃,攻無堅城,入於石頭,破敵十數萬,定疆平吳,成統一大業,功勳甚偉。泰康二年臣華奉帝詔築此丁於靈應寺,傳世之功,流芳千古。”
“不知在下所譯,是否得當乎?”
“劉郎君經史滿腹,雲,佩服不已!”
宋雲說罷,朝著劉嗣芳深深拱手,眾人也跟著讚歎不已。
劉嗣芳還禮後微笑著回到了佇列當中。
皇帝見狀未免心有不平。
雖說這劉嗣芳替朝廷長了臉面,可卻掃了皇帝的雅興,而事已至此,作為一國之君,只有陪笑罷了。
“北使觀我南國臣子何如?”
“朝廷雅士群集,君上文治武功,乃千古明君也。”
聽了誇獎,包括皇上在內的人無不暢快淋漓。
“北國與我修好,朕心甚悅。然汝之誠意只此方物乎?”
“非也,吾主聞南國君上潛心修佛,心中多有敬意,故而差小人送上此鼎,唯盼同修佛緣。”
“此外吾主已下令從漢中、上津、始平三郡撤兵,如數歸還南國百姓和糧草。”
“此文牘,乃是吾主親筆所寫。”
皇帝一聽這話,不禁露出一抹微笑來。
畢竟西部邊關時有戰事,那幾座城池頻繁易主,隨時被佔領隨時奪回來也不是什麼新鮮的事了。
可如今索虜竟然如此溫和,想必是畏懼南國邊關將士的勇武了!
俞三福接過書信遞了過來,皇帝只掃了一眼,便放在了一旁。
“朕聞汝主心性向佛,不知歸還城池之意,可是為佛祖感化乎?”
宋雲低著頭連連皺眉,沒想到這位面相慈祥的中年皇帝竟這般蹬鼻子上臉。
“回君上,吾主潛心修佛,意在與民休息,安定邊關,祈求蒼生潤澤,獲得永世安寧。”
“吾久聞君上弘揚佛法、歌頌善德,乃是蒼生之造化,故而南國興盛,都城得以固若金湯,宮室得以華麗生輝。”
聽到這皇帝不由得沾沾自喜,臉上自然溫和了許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