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2/5 頁)
事業,人生,愛情……等等等,交織在一起組合成的複雜味道。雖然這句話聽上去有些像《舌尖上的中國》裡常用的,但這部片子還真就是如此。
那麼這樣一部電影,能在京城的戰場上取得成功嗎?
第一百一十二章 總算能開始做後期了
(感謝sw兄的再次打賞,感謝東皇兄的打賞,非常感謝!)
“12月25日,本報訊,由青年導演吳祥監製,管琥導演,高琥,黃勃,孫逸非主演的小成本電影《上車,走吧》結束了首周的上映,光是燕京一地的票房就達到了79萬,製片方發行方都感到非常滿意。該片描寫的是兩個從山區走出來的農民來到京城之後,奮鬥,生活,戀愛的故事,反映了當下的一些個社會問題……”
沒錯,總體來說就《上車,走吧》在京城上映三天取得了79萬的票房,這個票房成績雖然不能說是特別的出色,但也對得起吳祥的投資了。
這還只是京城一地,當然了,現在就京城一個地方的票房就是非常的重要,但3天有這個成績也算可以接受了,畢竟投資不大,也沒有什麼大腕,還受到了很多影片的競爭。
反正不管別人怎麼想了,吳祥是表示很滿意了,按照他原來的想法,這樣一部電影,並非是非常喜慶的電影,在賀歲檔是很難有什麼作為的。之所以上賀歲檔,完全就是因為這個片子的進度正好趕上了,要不就得過明年上映才行,那樣不太好,因為吳祥需要活錢兒啊,他的大製作都超支了嘛。
多少是塊肉,能掙點兒是點兒啊。
這部片子吳祥也就忙活到這裡了,之後的什麼宣傳他是都不會去了,就連首映他都沒去。沒別的原因,那就是他必須要開始《漢武大帝》的後期製作了。
不能再忙乎別的了,不然自己的這首部大製作,那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跟影迷們見面了。後期製作的第一步,吳祥就是剪片子。
但這回的片子可不是那麼好剪的,吳祥自己感覺,自己一個人好像完不成這個事兒,他得找幫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週薪霞周老師。
為啥非要找個幫手呢?這不是吳祥沒有自信,而是這回的片子不一樣,跟他之前拍的是完全不一樣的。
都是35毫米膠片,但是工作量完全不同。無論是《大洪水》還是《第一次親密接觸》,吳祥在膠片上的花費,無非就是20來萬。這是非常非常節省的,一盒35毫米膠片,只能拍四分鐘,價格是1500塊RMB,也就是說,之前的兩部片子,吳祥的節省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他的成片率遠遠高過優秀的成片率1比8。這不是吳祥厲害,而是他這兩部片子都有底子,他山寨別人的嘛,還用了很多別的手段,再說本來也是都市片,沒什麼特技鏡頭。
可這回《漢武大帝》光花在膠片上的錢,就已經超過200萬了!
沒錯就是這麼個數字,但大家別被震驚了,這200萬的膠片錢,不過是一般投資電影的正常成本而已,還不是大製作的呢,要是大製作,好多都超過300萬,400萬……大製作的成片率,都要低於1比15,是以,這個膠片錢太正常了。
但大製作,人家根本就不在乎這個膠片錢,就別的不說,吳祥這部《漢武大帝》,真要算起來,伙食費,就是盒飯錢都超過這個數字,這還是吳祥請的部隊過來參演,省了很多很多了。
要怎麼說電影燒錢呢,只不過吳祥這還是頭一回燒。但是這膠片錢都這麼多了,那也就是說,拍出來的東西是之前電影的十倍以上,那麼剪輯這個工作的工作量,可就不是十倍那麼簡單了,這是成幾何倍數增長的。
這也是為什麼,吳祥之前一直都不進行後期製作,因為他真的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來專心做這個事情,分心的話那就很容易出錯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