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閒不住的韓冬(第1/2 頁)
經過漫長的下降旅程,當他們跨越 2000 多米的深度之後,眼前的景象已然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本純粹的冰封世界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奇妙的冰晶與山體相互交融的地形。整座山體彷彿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凍結在了時光之中,冰晶和山體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結構體。
這種結構體異常堅固且光滑無比,山體中夾雜著晶瑩剔透的冰晶,而冰晶內部又混合著複雜的山體構造,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起初,他們沿著幾乎筆直的垂直路徑不斷下行,然而隨著深度的增加,這個角度逐漸開始發生轉變,時而向左彎曲,時而向右迂迴,但無論如何,整體的下行趨勢始終未曾改變,最終的方向依舊堅定地指向大地深處。
就這樣,一行人在這蜿蜒曲折、猶如迷宮般的冰縫中艱難前行。時間一天天過去,整整五天的時間裡,他們都在這片寒冷與艱險並存的環境中奮勇探索。終於,當他們抵達 3000 多米的深度時,周圍的景象再次出現了驚人的變化。此時,他們所處之地已徹底告別了冰層,展現在面前的是真實的山體結構。令人感到驚喜的是,這裡的溫度相較於上方的冰縫要高出許多,大約維持在零上 5 度左右,形成了一個相對適宜活動的區域。
眨眼間又過去了整整三天,此時,這五位已然下降至 4000 多米深的地方。此處的溫度悄然上升到約 15 攝氏度左右,相較於之前所經歷過的嚴寒環境而言,這樣的溫度簡直堪稱宜人至極,既不會讓人感到寒冷刺骨,也不至於悶熱難耐。這種恰到好處、不涼不熱的溫度,就彷彿是大自然給予他們的一份溫柔撫慰。然而,正所謂“舒適催生懶惰”,這句話當真不假。畢竟,這幾位此前已經歷經了長達十多天持續不斷地艱苦跋涉,一路上可謂是風餐露宿、披荊斬棘。他們每時每刻都需要緊繃著自己那根脆弱而敏感的神經,不敢有絲毫懈怠與放鬆。如此高強度的行程安排,使得他們原本充沛無比的體力逐漸產生了大量的損耗,身體與精神都開始顯露出明顯的疲態。於是乎,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眾人最終達成共識:決定在這片令人倍感愜意舒適的區域稍作停留,好好休整一番。待到自身的體力得以完全恢復,精神狀態重新調整至巔峰水平之時,方才再次踏上前行之路。
他們仔細地尋覓著合適的位置,最終選定了一塊極為寬敞的區域作為臨時休整的營地。這裡位於剛剛路過的一個彎道拐角之處,自然形成了一片較為平緩寬闊的平臺。經粗略估算,其面積足有 300 多平方米之大。站在這塊平臺之上向前望去,依舊是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盡頭的下坡彎道;回頭看時,則是轉向朝上的彎道。平臺的左右兩側,是陡峭筆直垂落而下的山體,其中一些地段的山體並未與這處平臺緊密相接,而是留出了一段約一米多高的狹窄縫隙。若有人想要從這些縫隙鑽入,恐怕只能採取伏地爬行的姿勢方可透過。
此時,其他幾位同伴都已紛紛盤坐於地,開始運起各自所修煉的心法和功法,以儘快恢復因長途跋涉而消耗殆盡的體力。然而,人群之中唯有韓冬生性活潑好動,難以安安靜靜地在此休息調養。只見他眼珠一轉,伸手便拉住了一旁的左利偉,二話不說地朝著左邊那道縫隙快步走去。原來,韓冬心中對這片縫隙背後隱藏的景象充滿了好奇,一心只想探個究竟。
左利偉實在拗不過對方,只得順從地跟著一同前行。實際上,在左利偉內心深處,一直懷著強烈的好奇心,想要弄清楚這條主幹道之後究竟隱藏著怎樣一番獨特的環境。
當他們穿過那條狹窄的縫隙後,眼前呈現出的是一個高度約三米左右的矮小空間。整個空間面積並不算大,大約只有五十多平方米。四周的山體緊密相連,宛如渾然天成一般堅固無比。然而,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左側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