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4/4 頁)
德懷最後確定志願軍各部於10月18日或19日分批渡江,先在平壤至元山線以北適當山嶽地區組織防禦,待機殲敵。10月14日21時,**將**中央政治局10月13日作出的關於立即出兵援朝的決定和第一步作戰方案及志願軍入朝作戰的方針和部署,電告在蘇聯的周恩來,其要點如下:
“(—)我已告彭在他到德川研究情況後,在平壤、元山鐵路線以北德川、寧元公路線以南地區構築兩道至三道防禦陣線。如敵來攻則在陣地前面分割殲滅之,如平壤美軍元山偽韓軍兩路來攻則打孤立較弱之一路。。。。。。。(二)美軍現尚停留在三八線,它進攻到平壤需要時間,由平壤再向德川進攻又需要時間。。。。。。(三)我軍決於十月十九日開動,先頭部隊步行二百公里至德川需七天,休息一二天,可於十月二十八日在德川、寧遠以南地區開始構築工事。全軍二十六萬人渡過鴨綠江需要十天時間,即要到十月二十八日才可以渡江完畢。(四)為著準備十一月內在敵進攻德川區域時打一個勝仗,我們決定還是出發二十六萬人(十二個步兵師、三個炮兵師)均開進為好。。。。。。(五)在我軍開進半數修築工事期間,朝鮮人民軍方面還是繼續抵抗,儘可能遲滯美偽韓軍前進為有利。”10月15日清晨,彭德懷乘飛機自北京飛回瀋陽。這一天他在瀋陽一面部署志願軍出兵援朝的各項準備工作,一面又利用短暫時間視察了鞍山鋼鐵廠和瀋陽兵工廠。因為他知道東北是中國重工業基地,打仗要靠重工業,戰爭的勝負,除了人是主要因素外,武器裝備是重要的因素。
這天,由於聯軍已全面開始圍攻平壤,平壤危在旦夕。金日成首相特派副首相兼外務相樸憲永前來瀋陽會見彭德懷,要求中國儘快出兵,並希望與彭德懷早日會面,彭德懷告訴樸:“我們中央已最後決定,預定自10月18日或19日開始,部隊分批渡江,希望人民軍繼續阻擊敵人,遲滯敵人,我同高崗今天要趕赴安東,去部署13兵團渡江計劃。。。。。。”
第八十一章 同舟共濟(之一)
--**託病不出。彭德懷臨危受命,**興奮地說:好哇!看來你是百分之百地支援我的意見囉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戰爭爆發後,朝鮮人民英勇作戰,一開始打得很順利。6月28日解放了漢城。美國惟恐其扶植的李承晚政權垮臺,在亞洲引起連鎖反應。於是,27日,美國出動海、空軍對朝鮮進行武裝干涉,同時派第七艦隊侵入中國臺灣海峽,阻止我解放臺灣。30日美國派陸軍第八集團軍直接參加地面作戰,隨後美國控制聯合國,要挾英、法、加拿大、土耳其、澳大利亞等16個國家出兵組成聯合**參加李承晚的軍隊,以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為總司令。
由於朝鮮人民軍英勇作戰,到8月初已解放朝鮮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領土,迫使敵人退守洛東江以東的大丘、釜山一隅。人們興高采烈,認為南方指日可下,勝利在望。然而,這時的**卻十分鎮定,頭腦清醒、冷靜。他認為:朝鮮人民軍應該作短暫休整,調整軍事部署,然後再接再厲,最後一鼓盪平,徹底解放朝鮮全境。並認為,應防守仁川這個重要據點,以防不測。6月28日,**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的講話,嚴斥了美國對朝鮮和中國領土臺灣的侵略,並明確提出:各國人民的事情應該由各國人民來管,而不應由美國來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