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形成目前《內經》文風不統一的事實。
由於《內經》是集納本,所以內容、編排上都有些混亂:
一是本身內容混亂,比如,《靈樞·本輸篇》曰:“六府皆出足之三陽,上合於手者也。”但《經脈篇》中六府之大腸、小腸、三焦均屬手經,非“出足之三陽”;《逆順肥瘦篇》說“少陽之脈獨下行”,可在《經脈篇》又說此脈為上行脈。
再比如說,《內經》中目前讀不懂的地方有許多是觀點不同,表現在“黃帝——雷公”對問,“黃帝——伯高”對問,“黃帝——少師”對問,“黃帝——少俞”對問,這些人在論述醫理時並不相同,比如伯高與少俞都論及五味,伯高的“五味論”是按五行來安排的,而少俞的“五味論”卻不按五行。
二是《素問》與《靈樞》之間有不對應的情況,例如《素問》裡“虛裡”、“纓脈”、“胞脈”、“溜脈”、“尻脈”、“解脈”、“大脈”、“散脈”等脈名特立獨行,毫無統屬,與《靈樞·經脈篇》的體系完全不同。
三是後人新增的東西與原本的內容混雜在一起,例如《靈樞·九宮八內》說,就源於漢代人對《易經》的理解,《乾鑿度》中有一段關於太一遊宮的記載,讀起來雲山霧罩:“易一陰一陽,合而為十五之謂道。陽變七之九,陰變八之六,亦合於十五,則彖變之數若一也。陽動而進,變七之九,象其氣之息也;陰動而退,變八之六,象其氣之消也。故太一取其數,以行九宮,四正四維皆合於十五。”此理論明顯是後人對《易經》的發揮,而且發揮得十分牽強。
因此,中醫的研究應該做這樣一項工作:徹底分清楚《內經》的組成,將後人屬於理解發揮的東西單列出來,儘量恢復古抄本的原貌。
既然《內經》是集納本,也就是說在此以前應該有大量原始的醫書存在,可這些醫書又在哪裡呢?
第二節 誰來證明中醫的起源
搞不清楚來龍去脈的東西往往讓人感到奇怪,比如說鬼魂。你在這個世界上找不到真實的鬼,如果哪個人見鬼了,那肯定會有大麻煩。孫悟空大家都感到很神奇,除了他的武功絕倫、事業崇高以外,恐怕也與他的出身有關——別人都有父有母,偏偏他沒有,他是從石頭裡面蹦出來的。
中醫學就是這樣一種奇怪的東西。成系統的中醫學——《黃帝內經》大約出現於春秋戰國之際,春秋以前找不到任何中醫學來歷的線索,東漢以後又沒有任何人有能力對它進行增補,在短短的200年左右的時間內,它一下就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一經達到,後人就再也無法超越。這在邏輯上是無法成立的,因為一種醫學想達到一定的程度,非經過漫長的時間醞釀不可,它就像是一罈好酒,時間越長越醇厚。而一種東西曆史越長,留下的遺蹟也就會越多。
中醫沒有關於起源的任何證據,這就是我們面臨的問題。
但仔細想想,好像只能如此,因為中醫的歷史證據難以保留。比如說中藥,它只是一些天然物質,有植物也有一些礦物,讓這些東西儲存下來很困難,即使在古墓中挖出一些這類東西,也很難確定它一定與中醫有關。因為這些東西滿世界都是,只有我們確定它們是按中醫理論入藥的,那才是中藥,才與中醫的起源有關。可是這一點又有誰敢打保票呢?
一般來說,醫學器具容易保留,可是中醫的治療器具十分簡單,許多是與生活用品相互混雜,比如煮藥的用具一般與煮飯鍋沒有兩樣,現在的藥罐是很晚才發明的。所以即使我們出土的一個鍋,也不能說此物就是用來煮中藥的,並以此證明中醫的起源。
那什麼才能證明中醫的起源呢?
最有說服力的證據應該是文字,最好是這樣的:有一天考古隊從地下挖出串在一起的許多甲骨,研究後發現,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