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1)四季脈象特徵與病變關係(第2/5 頁)
常,比如脈象變得過於亢進、洪大無根,或者變得微弱無力、沉遲不起,那麼就可能預示著心臟功能出現了問題,或者體記憶體在其他病理變化。這些異常的脈象,被稱為“病脈”,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並進行相應的調理與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中醫的脈象理論並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生理現象描述,它還蘊含著深厚的哲學思想和醫學智慧。透過觀察和分析脈象的變化,中醫能夠洞察人體內部的病理變化,從而制定出相應的治療方案。
當然,在實際應用中,我們還需要結合患者的具體症狀、體質、病史等因素進行綜合判斷。因此,在面對身體不適時,我們應該及時就醫並接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黃帝道:怎樣才稱反呢?
岐伯說:“太過”的脈象。當脈氣來時充盛,去時也保持充盛,這種脈象被稱為“太過”。在中醫看來,這通常意味著病邪在體表,如外感風寒、風熱等病邪侵襲人體時,脈象往往表現為太過。因為病邪在表,正氣與之抗爭,氣血湧動,所以脈象充盛。
而“不及”的脈象則與“太過”相反。當脈氣來時不甚充盛,去時反而充盛有餘,這種脈象被稱為“不及”。在中醫理論中,這往往意味著病邪已經深入內裡,影響了臟腑的正常功能。因為病邪在內,正氣相對虛弱,無法與之抗爭,所以脈象在去時反而顯得充盛,這實際上是臟腑功能失調、氣血執行不暢的表現。
當然,需要強調的是,脈象的太過與不及並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於個體正常脈象而言的。每個人的體質、年齡、性別等因素都會影響脈象的正常範圍。因此,在實際診斷中,醫生需要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綜合判斷。
黃帝道:夏脈太過與不及,發生的病變怎樣?
岐伯說:“太過會使人身體發熱,面板痛,熱邪侵淫成瘡;不及會使人心虛作煩,上部出現咳嗽涎沫,下部出現失氣下洩”,正是對脈象太過與不及所對應病症的生動描述。
當脈象表現為太過時,通常意味著人體內部陽熱之氣過盛,這可能是由於外感熱邪、情志過激、飲食不節等多種因素引起的。陽熱之氣過盛,會促使氣血湧動,使得身體出現發熱的症狀。同時,熱邪還會灼傷面板,導致面板疼痛,甚至形成瘡癤。這種情況下,需要及時清熱瀉火,調和氣血,以恢復身體的平衡。
而脈象表現為不及時,則往往意味著人體內部正氣不足,臟腑功能失調。心虛作煩是其中的一種表現,可能是由於心血不足、心神不寧等原因引起的。此外,上部出現咳嗽涎沫,下部出現失氣下洩,也是不及脈象常見的病症。
黃帝道:講得對!秋天的脈象如浮,怎樣才算浮?
岐伯說:秋脈與肺臟相應,被賦予了西方之金的屬性。秋天,作為收穫的季節,萬物開始收斂,這與肺臟主氣、司呼吸,以及“收斂”、“肅降”的生理功能不謀而合。
秋脈的特點,脈氣來時輕虛以浮,來急去散,因此得名“浮脈”。這種脈象反映了秋季人體氣血開始收斂,但尚未完全沉降的狀態。浮脈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如同秋日的落葉,輕輕飄落在水面,既輕盈又帶有一定的動態感。
在中醫看來,如果秋脈出現了異常,比如脈象變得過於沉實、遲緩,或者過於洪大、無根,那麼就可能預示著肺臟功能出現了問題,或者體記憶體在其他病理變化。這些異常的脈象,被稱為“病脈”。
值得注意的是,浮脈並不一定都是病脈。在正常情況下,秋季人體的脈象確實會呈現出一種輕微的浮象,這是秋季氣候特點與人體生理變化相互作用的結果。然而,如果浮脈過於明顯,或者伴隨著其他不適症狀,如咳嗽、氣喘、胸悶等,那麼就需要考慮是否存在肺臟疾病或其他相關病理變化了。
黃帝道:秋脈太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