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5 頁)
希望看到後代在自己重視的層面上獲得成功,要不然就是希望子女出類拔萃,也就是說,在競爭的文化中,我們必須比他人更加聰明、更有成就且更有魅力。父母透過自己恐懼的濾鏡(害怕無法進入好的大學或功成名就)以及慾望的濾鏡(能否光耀門楣)來看待子女。
父母其實扮演了文化傳遞者的角色,他們所傳遞的資訊往往是“憤怒和恐懼是負面的”,在他們看來,我們不可以自然地表達自己的需求與挫折感,否則就會被認為“你很壞,你很礙事,你真沒出息”。大部分人從父母那兒瞭解到的仍是,我們的慾望、恐懼和想法根本無足輕重,若想有所歸屬,我們就得與眾不同、高人一等。
某堂禪修課上,我的一個學生傑夫告訴我,上一堂禪修課上,他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一段記憶。那時他7歲左右,跟哥哥玩耍時受了傷,於是他哭哭啼啼跑去廚房,黏著正在忙活的媽媽,要她教訓哥哥;媽媽突然停下手邊的工作,轉身插著腰,臉上露出煩躁輕蔑的表情,傑夫已經不記得她到底說了些什麼,卻記得她那整個模樣分明像是在說:“別老是求人幫忙好嗎?”
長大成人後,傑夫終於瞭解到,母親生長在一個家煩宅亂的大家庭,學到的是孩子必須懂得保護、照顧自己;因此當傑夫哭哭啼啼或纏著別人不放時,她就會對他的“懦弱”感到很生氣。我們的文化向來強調獨立自主,認為這些特質對男人而言尤其重要。儘管傑夫也瞭解這種文化的缺陷,但是仍不免認為他的需求會讓自己顯得缺乏吸引力、不受歡迎,甚至很差勁。正如我們大多數人的狀況一樣,有所求引發了羞愧感,甚至連“請求幫忙”這類字眼都會讓傑夫覺得不安。
父母和社會文化都教導我們,人生來就有瑕疵(正如伊甸園故事所反映的資訊一樣),於是我們逐漸以為自身就是有瑕疵,於是一步一步陷入缺乏自我價值的迷惘中;我們花上許多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企圖成為他人心目中的模樣,企圖讓自己變得“更好一點”,以便重回伊甸園。
我們處理缺陷感的對策
我們無所不用其極,只求能逃避缺乏自我價值的痛苦,無論是在自己還是他人面前,缺點一經曝光,我們都會立即採取措施,焦急地想要掩飾,就像亞當和夏娃墮落後急於遮掩*的身體一樣。經年累月,我們每個人都各自發展出一套混合對策,用來彌補自己的缺陷,隱藏自己的瑕疵。
為改善自我而疲於奔命。我們拼命想要讓自己的身材和容貌符合媒體炒作的標準,因此將白髮染黑、拉皮、長期節食;我們催促自己要在事業上更上一層樓,或者做運動、參加進修課程、禪修、當義工、參加座談會等等。這些活動當然都有益身心,然而,我們的行為背後潛藏的動機常常是擔心“我不夠好”。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一章 缺乏自我價值感的迷惘(6)
畏縮不前,寧願避重就輕、小心行事,也不願冒著失敗的危險去嘗試。我的兒子納拉揚約10歲時,有一段時間極不願嘗試新事物;他希望一下子就能擅長一切,若發現得勤加練習才能學會做某件事,就會退縮不前。我告訴他,生命中所有最美好事物都需要某種程度的冒險,犯錯則在所難免;我建議他拓展自己的視野,學習打網球或參與音樂獨奏演出,卻總是遭他拒絕。有一次我又試圖要他參與新事務,結果還是徒勞無功,他引述了一句荷馬的話(當然是荷馬?辛普森①):“嘗試是失敗的第一步。”
————————
①這句引述的話出自美國最受歡迎的卡通片《辛普森家族》中的爸爸荷馬,非古希臘詩人荷馬。
避重就輕、小心行事,代表我們希望避開冒險的情境——但是這類情境卻遍佈生命之中。我們可能不願接下領導者的職位或責任,可能不願冒險和他人建立真正的親密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