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張煌言(第2/3 頁)
和茶葉,看到了來自各國的商人排著長隊等待著購買的場景。
………………
紫禁城。
養心殿。
劉松半躺在金黃色的榻上,顯得很沒正形。
面前的是浙江巡撫張煌言,正襟危坐在一個圓墩上,面前一個小茶几,上面茶是剛上的,還有一碗麵條,還冒著熱氣。
“本來你一路舟車勞頓,本打算讓你休息兩天,可你的摺子朕看了以後覺得你很有想法,就召你過來了!朕知道你都沒來的及吃飯,俗話說上車餃子下車面。朕就做主了,讓人給你做了碗麵條!你趁熱先吃,這裡不是朝堂,你不要拘謹!先吃飯!不夠還有!”
張煌言本就是傳統讀書人,哪裡受得了皇帝如此的禮遇?
這張煌言何人?為何收到劉松的如此禮遇?萬曆四十八年(1620),張煌言生於浙江寧波府鄞縣,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一帶。按照《明末張忠烈公煌言年譜》的說法,張煌言的父母人到中年仍然無兒無女,是在向漢壽亭侯,也就是關公祈求後才終於生下了張煌言。張煌言四歲時,其父張圭章考中舉人,後官至刑部員外郎。
八年後,張煌言之母病逝,從此張煌言便一直跟隨父親四處輾轉,他一邊學習儒家經典,一邊習練騎馬射箭等武藝,希望有朝一日報效國家。崇禎十五年(1642),張煌言考中舉人,由於當時全國各地農民起義不斷爆發,朝廷便要求考生加試射箭。張煌言連射三箭皆中,可見其箭術著實精湛。
張煌言對國家大事,尤其是各地的戰事十分關注,《清史稿》就說他“慷慨好論兵事”。然而,隨著兩年後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身亡,張煌言還沒來得及施展自己的才華便失去了祖國。次年,清軍浩浩蕩蕩南下,接連攻破揚州、南京等地,並對當地百姓大肆屠殺、鎮壓,寧波城中的官員一時間對於是戰是降議論紛紛、莫衷一是。
毫無疑問,張煌言自然是持堅決抗清態度的一方,他積極參加刑部員外郎錢肅樂等主戰派召開的集會,後來又作為使者前往天台迎奉魯王朱以海至紹興擔任監國,並被封為翰林院修撰。順治三年(1646),清軍在徵南大將軍博洛的率領下勢如破竹般攻破紹興、杭州、義烏等地,張煌言跟隨魯王經台州逃往海上。
局勢稍定後,張煌言返回浙東一帶招募義軍,並被魯王加封為右僉都御史。次年,清軍入關後投降並被封為蘇松提督的吳勝兆暗中謀劃反清復明,在與魯王方面取得聯絡後,雙方約定由張煌言、張名振率軍攻打松江,吳勝兆則在城中接應。可惜的是,張煌言等人的船隊出發不久後突然遭遇風暴,許多將領勉強上岸後被清軍輕鬆俘獲,張煌言也陷入敵手,七日後才總算找到機會逃走。
逃至黃岩時,張煌言遭清軍包圍,所幸騎術高超才勉強逃出,自此他便更加苦練騎射之術。為了實現抗清大業,張煌言又在上虞、平岡一帶集結義軍,並嚴格要求部下不得劫掠百姓。順治七年(1650),張煌言率部前往舟山護衛魯王,被封為兵部侍郎。次年,張煌言之父張圭章的訃告傳來,浙江提督田雄趁機寫信招降張煌言,但被後者拒絕。
不久後,清軍攻破舟山,張煌言便護衛著魯王轉道前往金門投靠鄭成功。鄭成功奉隆武帝朱聿鍵為正朔,因此對魯王只是提供飯食供養起來,並不為其效力。儘管侍奉不同的主公,但張煌言、鄭成功對於彼此的能力與忠貞都十分欣賞。此後數年,張煌言多次作為監軍跟隨張名振進軍舟山、崇明等地,甚至一度自吳淞口進入長江,並登上金山對著遠處的明太祖陵遙遙祭拜。
順治十二年(1655),張名振中毒身亡,臨終前將自己的部眾盡數託付給了張煌言。兩年後,永曆帝朱由榔派出使者冊封張煌言為兵部侍郎、翰林院學士。張煌言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