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方八步;或走向村外;或踱回村裡;永遠都是那樣的心安理得;那樣的一付功高鎮主的模樣。尤其是在灘肥草美的牧地進行了一天的飽餐後,嘴巴更是悠閒自在地不停地搗動著,發出幸福的刷刷的倒嚼聲。寬而粗大的鼻孔也時不時朝天揚起,示威般噴出一團團渾濁的白氣。
許是早已洞悉了村人對它們無法割捨的依賴,這些牛兒們對手拿工具,站在村路兩側為它們恭敬讓路的清潔工們從來都表現得熟視無睹。它們常常在他們無奈甚至有些祈求的目光中,於幾聲得意的哞鳴聲後,再一次旁若無人地把熱氣騰騰、大小不一的新鮮糞便灑滿一地,把腥臊惡臭、小瀑布般的尿液灌滿每一個深深淺淺的牛蹄窩,使那原本乾涸醜陋的牛蹄窩轉眼間便變幻成晨光或夕陽下一隻只飽滿的黃黃亮亮的眼睛。
這時,整個村子便會“騰”地瀰漫起一股濃濃的潮溼的熱臊味兒,惹得那些伏在牛背上、藏在牛耳朵裡、掛在牛尾巴上的蚊子、蒼蠅、瞎蜢也好像約好了似的“哄”的一聲群齊而起,一窩窩、一團團、一簇簇地飛舞著、嗡唱著,並在與濃濃的熱臊味兒一起進村後,無孔不入、無縫不鑽、無肉不盯,惱得村子裡的每個人都時不時地操起身邊的傢伙式兒,邊咬牙咒罵,邊用力驅趕。
此時,正忙乎在灶臺邊上的女人們多數是麻利地解下身上的圍裙,或是順手抓起一件正好放在身邊的破舊衣服什麼的拼力抽打。男人則多數是揮起自己寬大的手掌,啪啪地打在自己身上,一打就是一攤殷紅的鮮血,黏糊糊的。許是牲口多的緣故,這個村子的瞎蜢蚊子比別村的都要大出幾倍多。
牛村的特點便在每天的這時暴露無遺,腥臊、惡臭、髒亂、無章、繁雜、忙碌,可,卻又樂此不疲。因為這樣的小村,卻是日漸富足的。
雖然牛村是合併單位,可村民大多數是跟土喀喇打過交道的人。所以,跟過去每年辛辛苦苦侍弄的幾畝薄地相比,人們現在母牛擠奶、公牛賣肉,實實在在地盤算、勤勤勞勞地做活,日子竟真的出乎意料地一天天好起來了。
牛村人最愛的就是每月發奶錢的日子。這一天,人們像過年一樣,每人手裡攥著厚厚的一沓,互相打探著、相較著,以此丈量著誰家的日子厚些,誰家的日子薄些,可不管誰厚誰薄,比比過去,都是一副歡天喜地的樣子。這一天,便也成了牛村人最幸福的一天,人們在場部奶粉廠領了奶錢後,多數會仨一群、五一夥兒地順便逛逛商場、遛遛集市,除了買些家用,還會給大人孩子買些穿的、戴的或玩的,大包小包喜氣洋洋地挎回家,全沒有了過去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的窮酸樣兒。
漸漸的,牛村便成了遠近人們羨慕眼紅的地方。為了過上牛村人的日子,這些男的、女的、單槍匹馬的、拖家帶口的人們絞盡一切腦汁託關係、找門路,想盡一切辦法到牛村來養牛。於是,原本並不大的牛村陣容漸漸龐大起來,幾年的功夫便從二百餘戶發展到了三百來家,奶牛也從最初的六百餘隻發展到了三千多頭。牛村,就像一棵成長中的樹,從此枝幹一節節地拔高,枝葉一日日地繁茂起來,牛村人的日子,也越發殷實、越發忙碌、越發紅火起來……
這樣的日子,對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來說是絕對無法想象和容忍的。可這樣的日子,這樣的一種繁忙,對眼前的牛村人來說,卻是健康的、富裕的、滿足的和幸福的,因為在這些曾經承受過太多貧窮和勞頓的人們身上,表現更多的,是缺少眼淚卻不缺少快樂的艱辛的隱忍和承受。因為,牛村人的特點和優點,便是擅長用汗水和勤勞、用淚珠和承受、用堅強和韌性,來餵養他們孕育在心裡的從來不會死去的夢想。
小村,就這樣走著,像一匹忍辱負重的馬拉著一長串青青黃黃、厚厚重重、層層疊疊的日子,在吃苦耐勞的村人們的駕馭下,淡定地、有條不紊地向前走著、走著……直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