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各顯神通(第1/2 頁)
如今丞相不在天水,所以大家就開始各顯神通——反正王平將軍牢牢卡在街亭城,趙老將軍親自坐鎮上邽,魏軍沒法神不知鬼不覺打過來,那自然要抓緊時間給自己的隊伍爭取點好處,不然等丞相返回涼州繼續北伐或者魏軍腦袋發昏打過來的時候,別人都拿著新兵器,自己還拿著舊裝備,就算是校尉、司馬們也沒法在自己計程車兵面前大聲說話。
被北伐軍士們唸叨的諸葛丞相此時正跟吳懿(及他的本部兵馬)一起走在返回成都的道路上——他們前兩日剛剛離開武都郡,遷徙到此的氐人是雷定一系,不過雷定已死,現在的首領是雷定的兒子雷淇,雷淇本人倒是野心不大——多年的隴南地區生活讓這些氐人越來越接近漢人,不但姓氏皆為漢姓,就連語言也是漢語、衣服與漢人相似,如果不是曹魏不承認他們是漢人,那麼雙方就只有很少的差別。
大約是以前被曹操、夏侯淵打得太慘,又被魏武都太守楊阜強制遷走數萬人,剩餘的氐人已經不敢再對曹魏有敵意,但是漢軍的到來又讓他們看到了變化的希望,所以廖立前來招攬氐人的時候,雷淇問了三個問題——漢軍招攬氐人,是不是要去跟曹魏打仗?是不是要徵收稅賦?是不是要派遣官員?
廖立回答得也很直接:當前漢魏兩軍的戰鬥必然以一方覆滅而告終,目前漢軍佔優(雖然總體上依然是魏國實力更強,但是隻考慮隴西區域,確實是漢軍重新佔據了優勢),留在隴南的氐人們有著以前幫助漢軍的情誼,如果幫助漢軍,那麼將來大漢必然給予回報,涼州的羌人們已經站在漢軍一邊(其實只有一部分羌人),倘若氐人們不抓緊機會,那麼等漢軍覆滅魏軍,氐人們也只能在山裡繼續生活了。
雷淇聽到回答後有些猶豫,然後廖立又給他許了諾:一是氐人可以選擇納稅或者從軍,漢軍對納稅和從軍的氐人與漢民等同視之,二是隻要交夠了稅(從軍也是血稅),漢軍就不派官員,允許氐人在武都郡自治,三是漢軍會為氐人提供藥物、金帛和其他幫助,而氐人要忠於大漢,不得與其他勢力勾結。
由於當時廖立沒有帶什麼貴重的財物,所以他從身上的衣服撕下三塊布條作為憑證,只要自己還活著,大漢就一定會兌現這些承諾,這三根布條被雷淇系在自己的手杖上妥善保管起來,然後就帶著族人從陰平遷到武都郡。
諸葛亮路過武都郡的時候抽空接見了這位氐人領袖,並以大漢丞相的身份向他保證廖立的許諾是有效的,大漢依然記得當初漢中之戰的時候他的父親為大漢做的貢獻,並表示回到成都後會向陛下請求正式冊封雷淇侯王首領稱號。
“丞相可聽聞朝中最近有不利於丞相的流言?”在快到成都的時候,吳懿終於還是開口提醒。
於是諸葛亮放下手中的《資治通鑑》:“確有此事。”
“那丞相可有應對之策?”
“全憑陛下做主。”丞相原本想再換本書,不過又想起上次陳軒來的時候嘮叨半天讓他不要用眼過度,只好把書塞回行囊中,不過他的回答讓吳懿有點著急:
“丞相鞠躬盡瘁,我當上書為丞相辯解。”
“不妨,無非是李正方見北伐順利,想要摻上一手。”諸葛亮搖了搖頭,昔日先帝託孤,令自己主政李嚴主軍,不過李嚴雖有才華卻性情孤傲,難以與人相處,又為了勸九錫和開府的事情跟諸葛亮鬧的不愉快,所以賴在江州當自己的土霸王。有時候他也很想問問李嚴,你那些手段應該是漢室復興之後再用的手段,如今大漢僅僅一州之地,涼州也尚未平定,難道在成都這個地方擺出儀仗來作威作福是什麼很光彩的事情麼?
難怪日後自己批鬥他心思只在自家、施捨小恩小惠、全不顧國家大事——諸葛亮自問怕不是無比失望才會寫下這樣的彈劾奏摺。
但丞相也從書上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