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5 頁)
他踉踉蹌蹌的走過街頭,走過平地,走過田野,淌過小溪,越過小河,登上了一座不太高的小山,站在山頂上,他想放聲大哭。
眼睛又酸又痛又漲,卻流不出一滴眼淚。
原來,痛到深處,是連淚都沒有的。
水徵在這小小的山頭上,一直坐著,一直坐著,太陽落山了,星星升起來了,月亮也出來了,白色的流雲偶爾從天上掠過,夜風涼嗖嗖的從他身邊不停跑過。。。。。。
不知坐了幾天幾夜,水徵終於收拾好了心情,從那痛苦的深淵中將自己拉了出來。
她已經成親了,自己也斷斷不能做出那毀人姻緣的事情。
那麼,不如就守在她身邊,守護著她,保護著她,直到,將這條由她救回來的命,再還給她。
打定了主意,水徵就又來到了靜月身邊。
看到靜月和趙謙在一起,水徵的心中仍是痛苦不堪,修道,修身,修心,修了這麼多年,竟然仍是守不住自己的心。
水徵心中流著血,卻生生的將這痛鎮壓住了,表面仍是故作鎮靜,打起了精神與趙謙談笑,沒有流露出一點點的痛苦和煎熬。
他羨慕趙謙,甚至妒嫉趙謙,他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靜月會嫁給這麼一個浮油的紈絝子弟,難道靜月就這麼喜歡他麼,竟然為了他,不惜離了佛門,甘心為他洗手做羹湯麼?
下午的時候,他終於忍不住,靠近了靜月的馬車,與她交談一番。
在那淡淡的細語中,在那平和的氣氛中,水徵才得到了一絲安慰,得到了一些解脫。
與此同時,水徵又有了一絲明悟。
原來,當你和喜歡的那個人在一起的時候,連飛揚起來的塵土,都是可愛與歡欣的。
第 21 章
趙謙和水徵心思各異,而坐在馬車中的靜月,也有了些許的不平靜。
她的不平靜,來自於昨晚和趙謙的夫妻之事。
靜月雖然精通於各種佛經典藉,可實際上,對於男女之事,卻一直是懵懵懂懂,她沒有受過這方面的教育,在趙謙之前,連個男人都沒見過。
雖然佛經上也有寫過男女之事,但一般只是當作一種“慾望”來批判的,並沒有給出適當的引導。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靜月一直是無慾無求的,從記事起,她就沒有因為任何事而起產生過一絲的慌亂和不安。
而在昨夜,趙謙領著她品嚐了欲,而靜月,確實也在這肌膚交纏之中,領略到了歡娛。
佛經上說,男女之事是淫邪的,是要禁止,所以佛門弟子全都禁情禁慾,斷卻了男歡女愛。
可如果全天下的人都信了佛——而事實上佛門弟子也正在不餘遺力的在向眾生散播著佛的光輝——如果大家都禁情禁慾了,都不再男歡女愛了,那麼,人類將如何延續下去?如果沒有了普通凡人,只剩了滿天神佛,那個時候,佛還能叫佛嗎?佛還有存在的意義嗎?
抑或說,佛祖的本意並不是說斷絕男女之事,而只是抑制那些越過了夫妻關係的,不合乎綱常倫理的歡愛,如暴,如引誘,如嫖娼,如通姦。。。是不是隻有這些,才是佛祖真正禁止的呢?
可如果只制止這些不合倫常的性事的話,佛門弟子為何又有“出家”這一說呢,而如此一來,這個“出家”又有什麼必要呢?而出家之後的佛門弟子,為何又非得要禁情禁慾呢?誠然,有慾望對修行是極有影響,從這方面講,禁情禁慾對修行者是有好處的。可問題是,信佛的人並不一定全部是修行者啊。
芸芸眾生不可能全數修行,不管是佛還是道,都在儘量的將自己的教義傳揚給他們,努力引導眾生向善。可是,為什麼不管佛道,仍是要大力宣揚戒情戒色,禁止淫邪,甚至就連夫妻間過格的親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