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2)五色現於面,內臟精氣一目瞭然(第1/3 頁)
在中醫理論中,我們常常聽到“精明見於目,五色現於面”這樣的說法,這其實是對人體內臟精氣外在表現的一種形象描述。
首先,我們來說說“精明見於目”。眼睛,作為人體的重要感官之一,不僅是觀察外界事物的視窗,更是反映人體內在精氣狀況的一面鏡子。中醫認為,眼睛與肝臟有著密切的聯絡,肝臟的精氣是否充沛,往往可以透過眼睛的神采來觀察。一個肝臟健康、精氣充足的人,他的眼睛通常會顯得明亮有神,而肝臟受損或精氣不足的人,則可能出現眼睛乾澀、無神等表現。因此,“精明見於目”這一說法,實際上是在提醒我們,透過觀察眼睛的神采,可以初步判斷肝臟的健康狀況和精氣的充足程度。
接下來,我們再談談“五色現於面”。面部,作為人體最為顯眼的部分之一,其色澤的變化往往能夠反映出內臟精氣的盛衰。在中醫理論中,五色分別對應著五臟,如青色對應肝臟、紅色對應心臟、黃色對應脾臟、白色對應肺臟、黑色對應腎臟。當某個內臟的精氣充沛時,其對應的面部色澤就會顯得明亮潤澤;而當精氣不足或受損時,則可能出現色澤暗淡、無華等表現。因此,“五色現於面”這一說法,實際上是在告訴我們,透過觀察面部的色澤變化,可以初步判斷內臟的健康狀況和精氣的充足程度。
綜上所述,“精明見於目,五色現於面”這一中醫理論,實際上是在強調人體內臟精氣與外在表現之間的密切聯絡。透過觀察眼睛的神采和麵部的色澤變化,我們可以初步判斷內臟的健康狀況和精氣的充足程度,從而為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提供有益的參考。
赤色,這一色彩在傳統文化中承載著豐富的象徵意義與審美追求。正如問題所述,理想的赤色應當如同帛布包裹著硃砂那般,展現出一種溫潤而含蓄的紅潤,既不過分張揚,也不失其內在的光彩與生命力。這種色彩給人以柔和、內斂而又充滿力量的美感,恰似君子之風,溫潤如玉。
反觀砂石之色,雖同樣帶有赤紅的基調,卻往往因混雜了其他雜質而顯得色赤帶紫,缺乏應有的光澤與純淨度。這樣的色彩,就如同未經雕琢的璞玉,雖有其質樸之處,卻難以與精心提煉、純淨無瑕的赤色相提並論。
在色彩的運用與審美上,我們追求的不僅是色彩的本身,更是色彩背後所蘊含的文化意蘊與審美理想。赤色之所以被賦予瞭如此高的審美評價,正是因為它能夠恰到好處地體現出一種內斂而不失熱烈、質樸而不失高雅的美學境界。這種境界,正是我們所追求的,也是赤色之所以動人的根本所在。
白色,這一色彩在自然界與人類文化中均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理想的白色應當如同鵝的羽毛那般,不僅潔白無瑕,更兼具光澤與質感,給人以清新脫俗、高雅純淨之感。
鵝的羽毛,是大自然賦予的傑作,其白皙中透露出淡淡的光澤,彷彿蘊含著生命的活力與自然的韻律。這種白色,既不過分刺眼,也不失其明亮與純淨,恰到好處地展現了白色的優雅與魅力。
相比之下,鹽的白雖同樣顯眼,卻往往因缺乏光澤而顯得灰暗無光,如同失去了靈魂的軀殼。這種白色,雖同樣屬於色彩的範疇,但在視覺與心理感受上,卻難以與鵝羽般的白色相提並論。
在色彩的運用與審美中,我們追求的不僅是色彩的本身,更是色彩所傳達出的情感與意境。鵝羽般的白色,正是因其兼具了純潔、高雅與生機,才成為了眾多藝術家與設計師心中的寵兒。這種白色,既能夠營造出寧靜祥和的氛圍,又能夠展現出清新脫俗的氣質,真正做到了色彩與情感的完美結合。
青色是一種獨特而迷人的存在。它介於綠色與藍色之間,既有著綠色的生機與活力,又帶著藍色的深邃與寧靜。理想的青色應當青而明潤,如同璧玉一般,散發出溫潤而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