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3)警胃腸健康,預防從瞭解太陽、少陽、陽明經病(第1/4 頁)
在中醫看來,人體是一個複雜的有機整體,各臟腑之間透過經絡相連,功能上相互協調,病理上則相互影響,即所謂“五行相生相剋”。
首先,“胃腸有病,則可影響心脾”,這體現了中醫的臟腑辨證思想。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若脾胃功能失常,不僅會導致消化吸收障礙,還可能因氣血生化不足而影響到心臟(心血不足則神不守舍)和脾臟(脾主統血,脾氣虛弱則統血無權,可能出現出血症狀,雖不直接言及“影響心脾”,但氣血迴圈的紊亂確實與心脾功能密切相關)。
此外情志因素也會對疾病產生影響。中醫強調“七情內傷”,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活動過度,可以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引發疾病。當個人面臨難以啟齒的壓力或隱情時,長期的心理負擔可能轉化為情志的鬱結,進而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形成惡性迴圈。
中醫認為,女子以血為本,月經的週期性與氣血的充盈與排洩密切相關。而脾胃作為氣血生化之源,其功能的強弱直接影響到月經的正常與否。同時,情志因素也是導致女性月經不調的重要原因之一,長期的情緒壓抑或波動都可能擾亂氣血執行,進而影響月經。它提醒我們,在關注身體健康的同時,也要重視心理健康,以及情志因素對身體健康的潛在影響。
在中醫理論中,“病久傳變”指的是疾病在長時間內發展變化,可能由一髒一腑之病逐漸影響到其他臟腑,形成複雜的病理狀態。而“風消”與“息賁”,則是中醫古籍中描述的兩種較為嚴重的病候。
“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這句古訓強調了人體內部正氣(即免疫力、生命力等正面能量)的堅固防線,當正氣充盈,外界之邪氣(如風寒暑溼燥火等致病因素)便難以侵擾機體,保持身體的和諧與平衡。而“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則揭示了當正氣虛弱,防線鬆動時,邪氣便有機可乘,侵襲人體,導致疾病的發生。
“風消”作為這一斗爭過程的極端體現,不僅僅是體重的減輕和肌肉的萎縮,更是機體內部一場無聲的戰役後留下的傷痕。它象徵著正氣在與邪氣長期對峙中逐漸耗散,機體各系統功能因此衰退,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慾大減、體倦乏力、自汗頻出等複雜症狀群。這些症狀如同訊號燈,警示著病情已入深沉之境,需引起高度重視與及時調理。
在中醫的治療體系中,針對“風消”這類病理狀態,往往採取扶正祛邪、調和陰陽、補益氣血等綜合策略,旨在增強機體正氣,同時驅逐或中和體內邪氣,恢復身體的平衡與健康。透過中藥湯劑、針灸、推拿、食療等多種手段,中醫力求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的體質狀況,緩解乃至逆轉“風消”帶來的種種不適與損害。
息賁”二字,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一幅呼吸系統遭受重創的生動圖景。
“息”者,呼吸之根本,生命之源泉;“賁”者,非但奔湧之勢,更有逆亂之象。二字合璧,“息賁”便成為了一種呼吸短促、氣息難平、彷彿有物上逆於胸的嚴重病症。在中醫的浩瀚典籍中,它常與肺、腎等關鍵臟腑的功能失調緊密相連,是機體內部氣機紊亂、升降失常的直觀反映。
從醫學角度來看,“息賁”不僅僅是一種症狀描述,更是對疾病本質的一種深刻洞察。肺主氣,司呼吸,當肺氣宣降失司,患者便會出現喘息、胸悶之症;腎主納氣,為氣之根,若腎氣不固,則難以吸納清氣,導致呼吸表淺、氣促難平。二者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共同構成了“息賁”的複雜病機。
面對這樣的病症,中醫往往採取辨證施治的原則,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靈活運用宣肺平喘、補腎納氣、活血化瘀等治法,旨在恢復肺腎兩髒的正常功能,調和體內氣機,使呼吸得以順暢,氣息得以安寧。
此外,值得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