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4)五臟與自然界萬物的深刻對應(第2/11 頁)
肝氣舒暢則能帶動全身氣血的執行,使人精神煥發、身體健康。
“在天體為歲星(即木星)”,這是古代天文觀測與五行理論結合的產物,認為木星執行與肝氣盛衰有一定的關聯,雖現代科學尚未證實其直接聯絡,但反映了古人對宇宙與人體相互感應的樸素認識。
春天,這個萬物復甦的季節,“春天陽氣上升,所以其氣在頭”。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中醫理論中人與自然界的緊密聯絡。隨著春季的到來,自然界的陽氣逐漸升發,人體的陽氣也隨之而動,趨向於體表,特別是頭部,表現為人們在這個季節裡往往精神煥發,思維活躍。這不僅是自然界的規律,也是中醫“天人合一”思想在人體生理上的具體體現。
“在五音為角”,角音作為古代五音之一,其悠揚深遠的旋律確實能夠觸動人心,引發共鳴。在中醫五行學說中,角音與肝相應,肝主疏洩,喜條達而惡抑鬱。因此,角音那種流暢、舒展的特質,正好與肝的生理功能相契合,有助於調節肝氣,使人心情舒暢,肝氣順暢。
“其成數為八”,這確實是一個涉及古代易學數理的解讀。在易學中,數字往往被賦予了豐富的象徵意義。八作為陽數之極,不僅代表著圓滿和極致,更象徵著一種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力量。將其與春季、與肝木相聯絡,可以理解為春季是肝木生髮至極的季節,肝氣最為旺盛,如同八這一陽數之極所展現的無限生機與活力。
“因肝主筋”,它深刻地闡述了肝臟與人體筋脈之間的密切關係。在中醫看來,肝不僅主疏洩,調暢氣機,還負責藏血,滋養全身各組織器官。而筋脈,作為連線肌肉、骨骼,構成人體運動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健康狀態與肝血的充盈程度密不可分。
當肝血充足時,筋脈得以充分滋養,關節自然靈活,運動自如。這就像一棵得到充足水分和養料的樹木,其枝葉繁茂,生機勃勃。同樣地,人體在肝血充盈的狀態下,筋脈強健有力,能夠支撐我們完成各種複雜的動作和運動。
然而,一旦肝血不足,情況就截然不同了。筋脈失去了足夠的滋養,就會變得乾澀、僵硬,甚至出現拘攣、疼痛等症狀。這就像樹木缺水缺肥,枝葉枯萎,失去活力一樣。人體在肝血不足的情況下,也會出現運動受限、關節疼痛等不適感。
因此,中醫強調“肝主筋”,並倡導透過調養肝臟來維護筋脈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透過合理膳食、適度運動、調節情緒等方式來養肝護肝,確保肝血充足,從而保持筋脈的強健和靈活。同時,對於已經出現的筋脈問題,也可以運用中醫的針灸、推拿、中藥等方法進行調理和治療。
“南方赤色,與心相通”的論述,正是這一古老智慧在人體與自然關係上的精妙體現。赤色,這抹絢爛而熱烈的色彩,自古以來便是火的象徵,它不僅點燃了自然界的激情,也深深烙印在人類文明的靈魂深處,成為生命力與熱情的代名詞。將這份熾熱與心臟——這生命之火的不竭源泉相聯絡,無疑是東西方文化中共同的浪漫想象。
中醫理論,博大精深,其中心臟的角色尤為關鍵,被譽為“君主之官”,不僅統攝血脈,讓生命的河流得以在周身迴圈不息,更深刻影響著人的精神世界。傳統上,我們常說“心開竅於舌”,這是因為舌作為味覺的主要感知器官,其靈活與色澤常被視作心血充盈與否的直觀反映。
正如我們所知,心的健康不僅關乎生理層面的血液迴圈,更直接影響到人的精神狀態、情緒變化乃至意識活動。而耳朵作為接收外界資訊的敏感器官,其每一次的聆聽,都是心靈對外界的一次感知與回應。這種寓言式的表達,既體現了中醫理論中“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哲學思想,也引導我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審視和理解心與耳、乃至心與世界之間的複雜關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