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8)脈診揭示健康秘密:軟散脈與堅長脈的不同命運(第2/3 頁)
功能亢進或受到外邪侵襲。在中醫理論中,肝臟主疏洩,調暢氣機,若肝臟功能亢進,則氣機疏洩太過,可能導致氣血逆亂。同時,若肝臟受到外邪(如跌墜、搏擊等外傷)侵襲,也會導致氣血瘀滯,形成淤血。這種淤血積於脅下(即肝區),會阻礙肺氣的升降,因為中醫理論中認為肺氣需要依賴肝氣的疏洩才能正常升降。肺氣受阻,則會出現喘逆的症狀。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肝脈堅而長通常與面色青相對應,但在此情況下,若面色不青,反而可能說明病邪並非由內而生,而是由外傷所致。
“肝脈軟而散”,這種脈象則通常意味著肝臟功能不足或氣血虧虛。在中醫理論中,肝臟藏血,若肝臟功能不足,則無法有效藏血,導致氣血虧虛。同時,若面目顏色鮮澤,可能意味著體內有水溼之邪。這種水溼之邪與氣血虧虛相結合,就容易引發溢飲病。溢飲病在中醫中是指因水溼之邪停留於體內,導致口渴暴飲的症狀。這是因為水溼之邪阻礙了氣機的正常執行,使得水液無法轉化為正常的津液,而水氣則容易流入肌肉面板之間、腸胃之外,形成水腫或積液。
對於溢飲病的治療,中醫通常採用利水滲溼、健脾益氣的方法,以恢復氣機的正常執行,促進水液的代謝和轉化。同時,對於肝脈軟而散的情況,也需要注重補益肝臟、調養氣血,以增強肝臟的功能和抵抗力。
中醫對於肝脈的診斷和治療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實踐經驗。在面對具體疾病時,我們需要根據患者的脈象、症狀以及體質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制定出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胃脈的脈象變化往往能夠反映出胃部的功能狀態以及與之相關的病理變化。“胃脈堅而長,搏擊指下,面色赤”與“胃脈軟而散”的兩種情況,我們可以從中醫的角度進行深入分析。
“胃脈堅而長,搏擊指下,面色赤”,這種脈象通常意味著胃部氣血充盛但執行不暢,可能存在熱邪或實邪的侵襲。胃脈堅而長,搏擊指下,表明胃部氣血充盈,力量較強,但可能由於某種原因(如熱邪、實邪等)導致氣血執行受阻,不能順暢流通。面色赤則進一步印證了體記憶體在熱邪或氣血過盛的情況。此時,患者可能會出現髀痛如折的症狀,即大腿根部疼痛劇烈,如同被折斷一般。這是因為胃經循行於下肢,當胃部氣血受阻時,可能影響到胃經的暢通,從而導致下肢疼痛。
“胃脈軟而散”,這種脈象則通常表明胃氣不足,脾胃虛弱。胃脈軟而散,意味著胃部氣血虧虛,缺乏足夠的動力和活力。在中醫理論中,胃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基礎,胃氣充足則身體強健,胃氣不足則容易引發各種疾病。當胃氣不足時,患者可能會出現食痺的症狀,即飲食後感到胃部不適,甚至出現疼痛、脹滿等症狀。這是因為脾胃虛弱,無法有效運化水谷精微,導致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過長,產生氣滯、血瘀等病理變化。
對於這兩種情況的治療,中醫通常採用辨證施治的方法。對於胃脈堅而長、面色赤、髀痛如折的患者,治療時應注重清熱瀉火、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原則;而對於胃脈軟而散、胃氣不足、食痺的患者,則應注重健脾益氣、和胃消食、調理氣血的原則。同時,中醫也強調“治未病”的思想,即在疾病發生之前透過調養身體、增強體質來預防疾病的發生。
中醫對於胃脈的診斷和治療具有獨特的理論體系和實踐經驗。在面對具體疾病時,我們需要根據患者的脈象、症狀以及體質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制定出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脾脈的脈象變化與脾臟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狀態密切相關。“脾脈堅而長,搏擊指下,面部色黃”與“脾脈軟而散,面色不澤”的兩種情況,我們可以從中醫的角度進行解讀。
“脾脈堅而長,搏擊指下,面部色黃”,這種脈象通常意味著脾臟功能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