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第4/4 頁)
份始終沒變。”
尹懋知道假山最關心什麼,他說:“包工包料,包安裝和包看管,你看多少錢合適?”
賈山說:“你們是做好事的,我也學學雷鋒,一口價伍佰元。”
尹懋說:“沒錯,是這個價,成交!”
德志弄得稀裡糊塗,他對這個價格很不敏感,算了,既然尹懋已經佔先,決定了就行,無論是誰決定,都要定,都是機構出錢,自己出力,連嘴皮也不用費什麼,因有尹懋,一切都會從簡。尹懋的權力得到應用,雖然派他來學習,實際上是來監督德志,表裡不一,掛羊頭賣狗肉,是機構領導慣用的手段。德志會慢慢習慣的。
賈山有兩個兒子,小兒子上了技校,被安排去了南方城市打工,但因為是未成年,沒有籤勞動合同,學校代領實習費,學校很賺錢,這些錢一般不給學生,白白做事,就是不拿錢。
大兒子在內蒙古某礦挖煤,也很辛苦,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但是,看看他的老家的房子,也就不再抱怨什麼,為了錢,為了改變現狀,他要賭一把。
說到現狀,賈山家的確不算富庶,土牆屋,土牆裡的夾雜些小石子,深黃色略帶紅色的牆體,在做房子時,被模板夾得比較整齊,看來,當初做房子還是用心在做。
山裡人實在,做事認真踏實,不偷工減料,也不偷奸耍滑,一五一十,從房屋的建築就可以知道一些,這是在當初,不知道現在人心如何,可能有所變化,時代在變,人心也會受影響,加上現在通了公路,人們交流面擴大,相互交往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些爾虞我詐的嫌疑。
在他家屋後,養了一些小豬,聽他說,是他家母豬下的,這些小豬,可以賣了,有一些收入。德志來自城市,不知道豬對農民意味著什麼,所以,在以前是漠不關心的,因為城裡很少看到活豬,只看到市場上掛著的豬肉條,或者豬骨頭。
豬是農民來錢最快動物,養不到一年,或者八個月,就可以出欄,賣掉,換錢,買農藥、化肥、或者其他農用物資,有學生的可以用來交學費,買調料雞精醬油醋和鹽,不產茶的地方,還要用來買茶,想調節一下生活,就買白酒啤酒,自己少喝,來了客,有東西招待,不失為一種禮節和慷慨好客。
養了豬,自己一年上頭有肉吃,自己菜地裡種一些時令蔬菜,也算可以拿來招待客人,還算過得去。
農村有個說法,叫“要想富,先養豬”,很有道理。
德志將碑文交給賈山,他說:“好,我把這東西交給那個老師,請他來寫。”
德志問:“這些刻好的字和正在刻的字都是那位老師寫的嗎?”
賈山說:“是啊!他念過私塾,小時候寫字都用毛筆,寫得好,我只會刻,不會寫。若下笨力氣,我還行;如果論做輕巧活兒,我就不行了。”
尹懋說:“習書法,也不輕巧,需要下功夫,不是一天兩天就寫得出來。”
德志說:“是啊!書法是個很難掌握的東西。”
賈山說:“我不知道書法是什麼,我只知道那老師寫的字,我刻出來,好認,漂亮,有些願意買,就算成功了。”
德志也不懂書法,就不好說什麼。如果餘哥在,肯定要評頭論足一番,他覺得他自己很懂書法。
交代完畢,他們正準備離開,賈山說:“你們先挑塊石碑吧,我還畫格子,準備寫了。”
尹懋就挑了一塊石材,賈山又問:“是準備豎著放還是橫著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