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4/5 頁)
是各國諸侯將軍,這些名義上都在楚懷王的領導下,共同反秦。項羽功高居偉,但地位上其實是和在座各位一樣的。
即便如此面對項羽,又有哪個敢說個不字。大家異口同聲:太好了!好得不能再好了(甚善)!
項羽給了熊心一個“義帝”稱號,這意思很像我們說的“太上皇”。接著就開始裂土封王。
封侯拜相是每個造反者的目標也是動力,正是這些才支援大家走到了今天。接下來的時刻是動人心絃的,每個人都將自己的造反歷程在心中重溫了一遍,因為他們知道這些功勞就是決定他們能分到什麼地盤,能當什麼王侯,能享受多少侍奉的準則。
當然這只是原則上的。項羽就是個不按原則行事的人,從他能口出不逆之言,離經叛道行事這一點就能看出來。
被大家公認的以軍功這桿秤,被項羽拋在一旁,他拿起了他準備好的另一杆稱——個人好惡。
在個人好惡這桿秤的稱量下,項羽裂土封王名目如下:
尊楚懷王為義帝,據有長沙之地,建都於郴。
立沛公為漢王,據有巴蜀、漢中四十一縣,建都南鄭。
立秦降將章邯為雍王,據有咸陽以西,建都廢丘。
立秦降將司馬欣為塞王,據有咸陽以東,建都櫟陽。
立秦降將董翳為翟王,據有上郡,建都高奴。
徙魏王豹為西魏王,據有河東,建都平陽。
立楚將申陽為河南王,據有河南,建都洛陽。
立趙將司馬為殷王,據有河南,建都朝歌。
徒趙王歇為代王,據有代地,建都代。
立趙將張耳為常山王,據有趙地,建都襄國。
立楚將英布為九江王,建都於六。
立番君吳芮為衡山王,建都於邾。
立楚柱國共敖為臨江王,建都江陵。
徙燕王韓廣為遼東王,建都無終。
立燕將臧茶為燕王,據有燕地,建都於薊。
徙齊王田市為膠東王,建都即墨。
立齊將田都為齊王,建都臨淄。
立齊王建孫田安為濟北王,建都博陽。
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據有楚、梁九郡,建都彭城。
以上就是名單所列,除此之外有兩個人,他們參加了抗秦,但是沒有得到封賞。一個是陳餘,一個是田榮。前者,和老朋友張耳鬧矛盾,交出將印後遊蕩草莽,沒有跟從項羽入關。後者,多次悖逆項羽的意思,也沒有跟從項羽入關。
項羽南皮周邊的三個縣分給了陳餘,田榮卻芝麻都沒給一粒。
在這張裂土封王名目表中,存在這無數的問題,概括來說四個字,分贓不均。
請大家注意接受封王,或被排除在外的這些人,他們的身份明著說是諸侯將軍,說白了只是一群造反者。他們都是亡命之徒。
這種人習慣刀頭舔血,他們的經歷給了他們最直接的行為模式——你不封我王,很好,老子自己打個王出來。
很快就有人這麼做了,還不止一個。
漢王赴巴蜀
前206年,漢元年四月,諸侯受封已畢,在項羽的旗幟下罷兵,分別前往各自的封國。
項羽以“古之天子,地方千里,所居之處,必在水之上流。”的藉口把熊心遷長沙,長沙這個地方,地處偏遠,訊息閉塞,是個很方便行事的地方。
封劉季為漢中王,卻將其封地定在巴蜀,這一決定其實是經過深思後的結果。
項羽既不想封劉季為漢王,但又怕天下人怨他不守信約,於是就和亞夫范增商議。
兩個人商量後很快有了結果。他們都覺得封必須要封,但封的方式要靈活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