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餘波未盡(第1/2 頁)
鹽務監察司清查行動的成功,不僅斬斷了鹽商與東廠的勾結,也讓地方鹽務管理重新步入正軌。然而,隨著改革深入,一些地方勢力開始對監察司的存在表達不滿。
潤州知府錢義和的餘黨透過宗親勢力向朝廷遞交密奏,稱鹽務改革影響地方財稅,百姓因鹽價波動生活艱難,要求監察司調整清查手段,甚至建議廢除監察司的特別職權。
這些奏摺送至天武帝案前,引發了新的朝堂爭論。魏若松趁機在早朝上質問監察司的效率,並試圖以“地方安穩”為由,重新引入東廠參與鹽務管理。
“陛下,監察司雖有成效,但其獨立權力過大,容易形成新的權力真空。東廠作為皇室直屬機構,更能高效維護鹽務秩序。”魏若松的語氣看似恭敬,實則步步緊逼。
面對魏若松的攻勢,太子宗鄴文挺身而出:“父皇,鹽商勢力盤根錯節,若非監察司果斷清查,鹽務亂象豈能迅速肅清?如今剛有成效,若再引入東廠,無異於前功盡棄。”
宗鄴文的態度堅決,贏得了陸廷光等清流官員的支援。天武帝沉吟片刻,敲定結論:“監察司暫不廢除,但必須注意方法,切勿擾民。至於東廠,盛慕白既已失職,其干涉鹽務之事便到此為止。”
魏若松聽聞此言,面色微沉,卻不得不拱手退下。他明白,天武帝已然傾向太子一派,這場博弈暫時告一段落。
盛慕白失勢後,東廠內部勢力重新洗牌。一名叫凌安的年輕指揮使迅速崛起,他曾是盛慕白的心腹,如今藉著清算餘黨的機會,整合了一批對監察司不滿的勢力。
凌安與魏若松密會時,提出了一項新的計劃:“監察司的權力是太子的基石之一,若能瓦解這塊基石,東廠便可藉機重新掌控鹽務,甚至撼動東宮的地位。”
魏若松點頭贊同:“但蘇子恆此人深得太子信任,且手段過人,若無法除掉他,這場鬥爭必然難以推進。”
凌安冷笑道:“蘇子恆不過初入朝堂之人,擅長謀略卻無根基。我們不必正面對抗,只需設下局,讓他陷入無解之地。”
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借監察司的下一步行動,對蘇子恆進行反擊。
與此同時,監察司接到天武帝的新命令,要求徹查江南的鹽運網路,確保鹽稅的完整上繳。這項任務涉及範圍更廣,牽涉到更大的利益網路。
蘇子恆深知,此次任務的難度遠超潤州清查。他在監察司的內部會議上說道:“鹽運網路是鹽商與地方勢力的最後一道屏障。這次行動,必須更加謹慎,尤其是避免再讓東廠找到任何反擊的藉口。”
程懷山主動請纓:“蘇大人,錦衣衛願全力協助。若有任何突發情況,我的人馬會第一時間出動。”
蘇子恆點頭:“多謝程指揮使。此外,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梳理鹽運的關鍵節點,優先打擊那些掌控主導權的鹽商。”
當監察司的清查行動延伸至江南時,凌安與魏若鬆開始佈置他們的陰謀。他們買通了一名江南道臺,將大量涉及無辜百姓的假賬植入鹽運記錄中,偽造證據陷害監察司“誤殺功臣”。
這一陰謀的核心目標是蘇子恆。一旦假賬被監察司查出,他將無法在短時間內分辨真偽,必然觸發地方官員與百姓的強烈反彈。如此一來,蘇子恆不僅會揹負“濫用職權”的指責,還可能拖累監察司的聲譽。
就在蘇子恆前往江南展開行動時,他收到了一封來自蕭清婉的密信。信中寫道:
“蘇兄,東廠餘黨近期頻繁活動,江南道臺孟如槐可能已被收買。此人表面恭順,實則與鹽商私下勾結,務必小心行事。”
蘇子恆讀罷,心中警覺:“看來江南的局勢遠比想象中複雜,此行不僅要防範鹽商,更需提防地方官的暗中使絆。”
蘇子恆抵達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