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議新城賈充告宮變,返洛陽司馬含殺心(第1/2 頁)
卻說司馬師、夏侯霸於信陽以東鏖戰,不分勝負,兩軍相持之際,蜀軍騎兵突然出現衝散司馬師中軍,司馬師主力潰退。何晏開城投降,並獻策奪取上庸,傳書張特誘其來援。
司馬師在親兵護衛下向西南天門關方向,與分兵前來的王昶部匯合。原來夏侯霸一箭射中司馬師右臉,將整隻右耳削去,血流如注,栽落下馬,所幸被親兵救起。
王昶見只有百餘騎人護著失了半張臉的司馬師前來,忙問到戰況才知信陽大敗,驚道:“天門關只有數千兵馬,必是取了王基、孫謙一部,誘使司馬公前去,夏侯霸在桐柏山設伏。”
“如此說來,王基、孫謙的兩萬兵馬也已經被逆軍擊潰了?”
王昶點了點頭,緩緩道:“不止如此,賊首大勝取了信陽城中輜重,若北上汝南、壽春,再遣使逼降豫北蔡州等城,則豫州全境不保,我軍將失後路也!”
“樊城尚有萬餘兵馬,有江水天險,城池高大,可暫避乎?”
“只恐蜀軍已有埋伏,不如北上奔宛城”,王昶沉思道,“宛城重鎮糧草、輜重齊備,有兵馬接應,可保大軍無虞。”
“便依將軍所言”,司馬師捂住傷口,“若大軍知我受傷,恐軍心離散,將軍可持我印信,主持軍中事宜,速歸宛城。”
且說夏侯霸引兵北上,輕取葉城、古城,兵臨汝南。城中只有兩千老弱兵馬,又聽聞司馬師大敗殞命,城中守將自知不敵開城投降,而北面蔡州登城聞風而降。
豫州全境盡歸夏侯霸,汝南成匯總大批糧草、輜重盡充作軍用。訊息傳至洛陽,舉朝震動,司馬懿忙遣太尉蔣濟、車騎將軍賈充南下宛城、樊城整肅局勢。
而在上庸城頭,太守張特接過新城傳來的“戰報”,先是一驚,根據豫州軍報,司馬師親率主力南下義陽,司馬懿傳命各邊郡兵馬戒備以防蜀軍、吳軍掣肘。
“太守,豫州主力南下,蜀軍可攻樊城、宛城,北上中原腹地,不想卻在上庸、新城用兵。”
張特卻擺了擺手道:“樊城、宛城皆是堅城,倉促用兵並不易取,且我中原主力兵馬尚存,若荊州蜀軍北上即使取了城池,也難久持”,隨即指向西面,“但蜀軍一旦取了上庸、新城,便可將漢中戰區與襄陽相連。如此,則蜀漢西起涼州,東至荊州,可連成一線,兵馬、錢糧排程再無阻礙。”
“孔明真是大手筆”,那副將嘆道,“每每用兵就可左右天下局勢。”
“新城城池矮小,守將何晏並無統兵經驗,大軍圍城恐難久守”,張特長嘆一口氣道:“立即抽調城中守軍三千,隨本將前去救援新城。”
“太守,城中只有五千兵馬,若分兵去救新城,漢中蜀軍來攻,該當如何?”
“蜀軍兩路兵馬夾攻,如若分兵兩城,反守其累”,張特緩步下城,“如若漢中蜀軍來攻城,汝只需守住五日,我必勸新城兵馬在城中匯合,兩軍合兵守城,等待中原主力來援。”
“是!”
遂張特領兵馬三千東進新城,意圖裡應外合協助新城守軍突圍,至上庸防守,城中防務交由副將主持。
且說司馬師兵敗撤回宛城,正遇蔣濟、賈充領兵南撫,心中方定,忙召城中醫士用藥,並遣親兵返回洛陽向司馬懿稟報戰況。
數日,又有上庸、新城軍報傳來,報有荊州蜀軍進攻新城,已將新城團團圍住,上庸兵馬已分兵去救,司馬師於榻上養傷,請蔣濟、賈充前來商議。
“蜀軍分兵截殺我部,主力兵馬卻出新城,我料其意在打通漢中與荊州蜀軍聯絡。若取上庸、新城,則蜀漢所佔雍涼二州與荊州連成一片,兵馬、錢糧排程暢通無阻,恐成大患”,司馬師掙扎著起身,看向二人道:“該如何是好?”
“我軍新敗,中原主力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