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4/5 頁)
電話沒幾天,又來抱怨了:“供不應求啊……”
張小桐一笑:“加生產線吧,也不用猶豫。”
產品上市一個月就加生產線,史無前例了。我們按第一年做到利潤超過1000萬來投入,結果依然是供不應求。
我看著一天天變化的傳真和資料,對張小桐說:“還真是全面開花啊……”
張小桐做痛苦狀扶頭:“我現在是初三啊,你這不是害我麼……”
我嘻嘻一笑:“您告訴我您現在除了需要背的東西還有什麼要學的?我教您就是了……”
張小桐笑而不語。
我拍拍她的手:“其實我有更好的辦法,寒假之後找你們老師談談,保送一高中不就得了?”
張小桐搖頭:“我沒把握保送,不是每個老師都喜歡我的。”
我說:“那是之前吧,你直接和你們班主任談談,我不信她能放任這種好機會。華東水災之後你的形象已經很高大了,這種事我覺得應該他們來找你才是。”
好像為了印證我的話,一個星期後張小桐的班主任找她談話,問她願不原意接受保送,目標是一高中的實驗班。我給張小桐的建議是去普通班,那些所謂實驗班無非是加大學習量之類的調整,對她來說有害無益。老師本以為她迫於壓力會選擇不接受保送,沒想到張小桐竟然爽快答應,心滿意足地離去。
沒有考試壓力,張小桐更忙得肆無忌憚了。
12月底,聖誕節,我請張小桐出去走走。每年的這個日子我總是很感慨,時光飛逝啊,現在不似從前了。
第二十二章
93年12月24日平安夜是星期六,晚上我約了幾個朋友一起出來吃飯,吃飯完飯分別送他們回家後,我和張小桐打車到了剛建成的電信大廈旁邊。這裡是10月才建成的,我們本打算把其中一層租下來做娛樂城,後來考慮不如等等,等自己這邊搞的差不多了直接用自己的房子。況且現在搞娛樂城我們也沒什麼底氣,等過幾年讓楊遠哲他們來做倒不錯。
電信大廈旁邊是同樣新建成的基督教教堂,我和張小桐跟著魚貫而入的人群走進去。98年之後我曾有過每年聖誕一個人去教堂的習慣,一直到幾年之後身處工廠林立深圳郊區,我才明白自己已經不適合這種所謂淨化心靈的場所了。
其實在我來說,去教堂有點像吃肯德基,儘管我一年一個樣一年一個城市地奔波,隔一段時間重複去一樣的地方能讓自己保持一種反覆回顧自己心態,所以儘管我不是基督徒,依然會在平安夜來教堂反省自己一年來所做的一切。
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種古怪的習慣。
教堂里人很多,我和張小桐因為身高不夠只好上二樓,在樓上前排穩穩站好,看擺在一樓牧師臺上的簡易馬棚,我笑著對張小桐說:“看過聖經吧?就是舊約和新約。”
“看過。”
我朝臺下看,一個打扮樸實的修女正在那向教友們提問,問耶穌活到多大年紀。
“知道吧?”
“知道,33歲。”
我想起某本書上描述耶穌的話,就是這樣一個木匠,這樣一個傳教範圍不超過自己家鄉,傳教時間不超過3年的人,他創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奇蹟。如果現在這個時代出現某種宗教,恐怕不太容易達到這個高度了。正如基督教某些教士所說,現代人已經沒有了見證自己生活與信仰相依的能力。信仰是需要生活來見證的,中國人沒信仰只是因為他們太實際,見證信仰的機會不多。縱觀中國幾千年來所信的種種宗教,不過是種種利益化身罷了。
我低聲對張小桐說:“這是一個偉大的人啊,世界排名總不會出前三。”
張小桐笑笑,問我:“你怎麼忽然想到來教堂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