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至少止渴(第2/4 頁)
堂子,在武英殿附近,名為浴德堂,從前皇帝洗澡多是去那處,但那裡距離乾清宮不近,還要特意勞動,很不便宜,再加上這些年宮中用度日益侷促,浴德堂每動用一次,消耗人力不說,光是柴火煤炭便所費不貲,皇帝原本也不怎麼注意個人衛生,由是浴德堂也少有啟用,逐漸廢弛,他不去,其餘妃嬪連傍邊的忌諱也都沒有了。
這樣一來,紫禁城中洗澡便更加是個難題了,因為各宮中便是設了小廚房,火力也並不大,只夠做兩三個快火炒菜的,要說同時燒許多熱水,確實很難辦到。還有更多不受寵的妃嬪最多是自備一個小爐子,熱菜熱飯,燒水抹身,不但熱水不夠,廢水也難以處理——宮中雖然有渠,但都在殿外,真的要淋浴、坐浴,那澡桶都是木製,非常沉重,是搬不動的,要靠太監宮女一桶桶提進熱水,注滿水早都涼了,便是勉強洗完了,還要再一桶桶提出去,最後扛著大澡桶出去洗涮,實在是興師動眾,一般不受寵的妃嬪也沒有這樣大的體面。
原本眾人都是慣了這般,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對,待黃謹去買活軍治下見識一番,回來說起見聞,皇帝這愛好工程建築的心思便動了,他讓黃謹去浴德堂看看,能否將浴德堂改建為淋浴——倒是可以的,只需要一些銅來制水管,再要一個水車便成了,所費也不太多。但因為‘祖宗規矩’,而且‘國用日蹙’,這件事最終還是擱淺了。
買活軍不知是否聽說了黃謹的轉述,第一船送上京的貨物之外,還送給他一個仙器澡桶,做工精緻已極,材質前所未有,令人嘖嘖稱奇,而且是獨他有,連九千歲都無——其實九千歲也用不上,他常在宮外住,想洗澡,大可以開鑿浴池,九千歲有錢,也不在乎那點子煤炭的花費。
有了這澡桶,皇帝便一改前性,也堅持每日沐浴起來,其餘妃嬪也受到了買活軍的恩惠——雖然澡桶只有一個,但蜂窩煤卻是在第一批貨到京城時便送進宮裡幾噸,這煤球和從前所用的一切炭火不同,火力不但足,而且很持久,一個三眼爐子,至少可以燒熱兩三大壺的水,雖不說什麼淋浴、泡澡,但坐在盆子裡,往身上澆淋些熱水,也不再和以前一樣奢侈,便是選侍們也可以時常洗洗澡:雖然皇帝的待遇還是差了九千歲一籌,但選侍們現在是可以趕得上富貴人家得寵的姬妾了。
至於皇后那裡,皇帝得了這個摺疊浴桶之後,便百般琢磨著想要仿製,到底還是箍了一個架高的大澡盆子,上頭嚴絲合縫做了蓋子,又在澡桶下方鑿了螺旋紋的塞口,令宮造司度其尺寸,做了精鋼的旋鈕塞子來,幾番試驗,的確不太漏水,只是十分笨重,不能扛著出去倒水,只能在架空的澡桶下方放盆子接水出去傾倒,不過是比原本的方式更方便一點兒。好在坤寧宮地方也大,安排一個浴房倒也還算便宜。皇帝做了一個,十分滿意,又給皇弟信王也做了一個不提。
熱水中加了買活軍送來的香精,又有巧手打出的浴液泡泡,香噴噴的熱氣全悶在蓋子下頭,綿密的泡沫浮在水上,滋潤著面板,皇帝閉上眼享受著頭皮處那舒適的按壓感,還有洗髮水的芬芳,這一天心情大起大落帶來的疲勞感一掃而空。宮人巧手,洗完頭之後,又為他細細地打了護髮素,用買活軍送來的幹發帽包裹起來,拿來特意縫製的暖袋,裝了熱水,塞在腦後保溫。
這也是黃謹寫在信中獻上的方法,叫做‘焗油’,聽說能讓頭髮烏黑有光澤,而這講究一下就在宮中風靡了起來,就連對買活軍的事物一向有些戒心的皇后,都以極大的熱忱擁抱了這個全新的美髮辦法,很快又讓數量不多的洗護套裝賣出了五十兩以上的高價,讓內庫大賺了一筆。
都說謝六姐是神農氏,是無生老母,是天妃,是藥童,怎麼沒人說她是財神爺?皇帝昏昏欲睡地想著,再沒有比她更會做買賣的人了,什麼買賣她都穩賺不賠——這還不是本事,最大的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