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古代翻譯(第2/5 頁)
聽愣了,心說這人朝我呱唧呱唧說了個啥。】
……
[他說他是島民。]
……
【還好旁邊有翻譯,翻譯過來就是如今大家熟知的《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塞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
[背背山的單相思。]
[啊?是這意思?]
[所以啊,千萬不要拿去送給女朋友。]
[本質上是男對男的表達喜愛。]
[越人船伕是不是姓劉?]
[兩漢皇帝都好男色,說不定有可能。]
劉邦:朕沒有!
劉恆:朕肯定沒有!
劉啟:朕應該沒有!
劉徹:朕……有……。
莫名被撞飛的還有季漢劉備,張飛關羽悄悄挪動屁股遠離大哥。
“大哥最愛抵足而眠,該不會真的……”
劉備看著不動如山的諸葛亮,一把握住他的雙手說道:“孔明懂我,我真的不好男色啊……”
“主公,我信你,信你啊。”
“但你先把手放開,好不好。”
……
【中心思想就是:我喜歡你,你造嗎?
雖然對面是個男子,但鄂君畢竟是從浪漫的楚國來的,聽船伕都這麼說了,那是能見外的人嗎?
上去就給他一個大擁抱,然後把繡被蓋在了他的身上,後續兩位發生了什麼故事,那咱們就不得而知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
【鄂君繡被的故事流傳後世,越人歌也成為了我國曆史上第一篇的翻譯詩歌。
秦朝統一之後,三公九卿之中掌管蠻夷民族事務的就是典客,後來漢武帝把名給改成了大鴻臚,此後歷代沿用,比如我們常聽到的唐代的鴻臚寺卿,官方翻譯人才,譯官、譯令都儲備在這。】
【那第一個翻譯是如何誕生的呢?】
【其實不同文明之間是存在文明緩衝地帶的,並不是完全相互阻隔毫無交流的,語言的差異也是隨著距離而緩慢遞變的。
在兩種文明的邊緣地帶,人們長期接觸,相互影響,滲透,久而久之就慢慢形成了聯絡,正是這些過渡地帶,成為了文明間傳播的最好紐帶。
好比兩省交界地的一個村子,兩邊的人他都認識,都可以與之交流,他的語言習慣也一定是受兩邊影響的,歷史上最早的翻譯人才也大都出自這種地區。】
【漢代是翻譯活躍的大舞臺,翻譯的用途無非三類,戰爭、商業、宗教傳播。
大漢北擊匈奴深入西域,36國各種語言在一起都亂套了。不論是宣戰還是談判,沒有翻譯能行嗎?
憑啥霍去病一出征就能直搗匈奴老巢,而飛將軍李廣一出門就得迷路呢?】
……
霍去病抱著姨夫就不鬆開,撒嬌賣萌說道:“姨夫,你看我直搗匈奴老巢。”
“海軍的事,換個人去唄?”
殿下李廣不可置信的自問自答:“飛將軍是我?”
“迷路的也是我?”
“出門就迷路?”
……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霍去病身邊有帶路黨,手下投降的匈奴人既能充當嚮導,又能幫忙翻譯,包括張騫出西域一路通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配了一個匈奴翻譯叫甘夫,後來張騫被困在匈奴,跟匈奴人結婚生子,生下來的混血二代從小就在兩種語言薰陶下,自然就能掌握多種語言,後世很多佛經翻譯大家都是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