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第1/4 頁)
由於在場的眾將幾乎都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老兄弟,因此在一番談笑風生之後,氣氛很快又活躍了起來,絲毫沒有因為剛才的一點波折而受到影響。
等到帳中的熱烈氣氛回落了一些的時候,龐嶽又對眾人說道:“眼下,奴酋多鐸既已率主力退往武昌,那湖廣的戰事想必會暫時告一段落了。我朝兵少將寡,財力物力也已經不如清虜,能取得如此戰果著實不易。這一切都離不開所有將士的奮勇拼殺。我等倒是活到了戰事結束之後,也獲得了朝廷的封賞,但卻有許多普通士卒默默地倒在了異鄉的土地,再也無法與親人團聚,更不能再像我等一樣獲得封賞和晉升。”
說到這裡,龐嶽心頭不由自主地升起一股悲慼感,出征時的近兩萬湖廣鎮將士,到目前為止已經不足一萬五千,有很多伍、什之類的基層作戰單位甚至已經完全被打殘。從丁家村到萬壽橋、到長沙城下、再到衡山縣城,數千將士血灑疆場,一個多月前還活生生的人,如今已盡化作陣亡名單上的一個個名字和那一盒盒的骨灰。
聽到龐嶽的話,在場的眾將也是一陣黯然。儘管長期的戎馬生涯已經使得他們在面對敵軍時心硬如鐵,但面對自己人的逝去時,還是無法保持絕對的平靜。
隨後,龐嶽又向張雲禮和史萬春交代道:“陣亡將士以及有功人員的名單,要儘快確定下來,以便對有功的將士進行獎賞、提拔,給陣亡或傷殘的將士家裡發放撫卹金。我鎮能夠取得如此多的斬獲,離不開全體將士的共同努力。我等不能讓他們的鮮血白流!”
“遵命!”
……
三月二十九日,由馬文乾率領前來長沙的宣詔隊伍踏上了返程。根據隆武帝的旨意,龐嶽將大軍留在長沙休整、由張雲禮暫行管理,自己則帶著少數隨從跟隨返回的宣召隊伍一起前往衡州面聖。(未完待續。)
第九十九章 衡州府城
隆武三年(1647年)四月初四,經過數日的長途跋涉之後,龐嶽以及馬文乾一行終於在這天傍晚抵達了衡州府城。
一行人進城之後,天已經擦黑了。馬文乾先回了行宮覆命,並將龐嶽及其隨從安排在行宮附近的一家官辦的驛館中,讓他們先休息一晚,等待明日隆武帝的召見。
馬文乾離開之後,龐嶽看著這家熟悉的驛館,不禁感慨萬千。他清楚地記得,去年九月份,自己率軍前往辰州上任之前,曾在衡州受到了隆武帝的接見和設宴招待,那一次正好也在這家驛館住了一晚,沒想到,時隔半年之後,自己再一次來到了衡州,並住進了同一家驛館。而回想起上次來衡州時的情景,彷彿就在昨日一般。
這半年多的時間可謂轉瞬即逝,但期間也發生了許多事情。擴軍練兵、開辦鐵廠、成立製造總局、開荒屯田、迎戰南征清軍……這一幕幕場景猶如走馬燈一樣在龐嶽腦中不停的轉化,讓他幾乎不由自主地生出時光如流水之類的感嘆。但他也自認為並沒有浪費這半年寶貴的時間,沒有辜負自己剛來到這個時代時所立下的誓言。畢竟,經過自己對歷史的預知和一系列努力之後,原來歷史上的一些悲劇事件得到了避免,一支屬於自己、能夠實現自己理想和抱負的精銳之師已經初具規模,日薄西山的大明隆武朝廷在清軍咄咄逼人的攻勢下最終還是倖存了下來。雖然敵強我若的總體形勢沒有改變,但只要生存下來,便有反敗為勝的希望。
在客房中休息了片刻,龐嶽走到窗前推開窗戶,只見大街上的秩序依舊。儘管天下大勢風雲變化,衡州府城在上個月也遭遇了清軍的兵鋒。但這一切似乎都沒有對百姓們的生活產生多大影響。此刻,夜幕開始降臨,行人們都在忙著回家,街邊的小販們紛紛收起攤子、伴著最後一陣叫賣聲往家趕,街道兩邊店鋪中的夥計也開始上門板、掛出打烊的木牌,偶爾還有三兩孩童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