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秋收(第1/2 頁)
第二天,還是陳秀英領著周思思及幾個小的孩子在家。其餘的人,包括鐵頭和鎖頭,去周父的墳上祭拜完後,就直接去地裡幹活了。
青山溝,依山傍水,背靠大青山,大家都住在山腳下。
開墾出的良田,以沙地、坡地居多,多數是二等田。只有靠近河邊的那一處水田,比較肥沃,算是一等田。
雖然周大海說是好年頭,但因周家先收的是山下的那塊地,坡地和沙地共十畝,都種的是小麥,三天就割完了。
割完小麥,租了里長家的牛車,將麥捆拉到麥場攤開暴曬,曬好後再拉著圓碌碡(liu zhou),不停地轉圈碾壓,給麥穗脫粒。
脫完粒再叉走麥稈和麥葉,用揚鍁將麥粒和麥殼高高揚起,空麥殼會被風吹遠,麥粒則落在腳下,最後將麥粒收集起來,用大布袋裝好拉回家裡再次晾曬,曬乾後,再用篩子篩篩,就能裝缸或裝袋儲藏起來了。
緊慢忙活完山下的地,河邊的那一處也可以收了。
秋收就是跟時間在賽跑,因為這中間萬一來一場大雨,糧食就泡湯了。
陳秀英剛開始的幾天還在家裡養傷,待手好一點兒了,也跟著下地幹活了。
周思思則在家,領著比自己小几個月的妹妹,還有雙胞胎弟弟。
山是去不得了,大人們不允許,就只能呆在院子裡。
小孩子們的精力多充沛呀,出不去門就在家裡蹦,差點兒把房頂給掀開了。
周思思一邊看著弟弟妹妹們別磕了碰了,一邊還得餵雞餵鴨,還有餵豬。
是的,家裡養了兩頭豬,按祖母的話說是,年底賣完肉後,家裡還可以留點豬骨頭、豬蹄什麼的開開葷。
幸虧豬食不用她煮,是大伯母早上給煮好的,只要按頓舀給豬吃就行。
心理年齡已經是大孩子的周思思,餵雞餵鴨餵豬也都還行,都是小動物,有啥好怕的。雖然豬食桶沉了些,但少裝點兒,多跑幾次就有了。
她愁的是小豆丁們,他們出不去門,就在家用尿和稀泥、站在大牆上往外面丟石子。
周思思心累極了,這是什麼惡趣味?噁心死了。
不提和稀泥,就說站在大牆上扔石子,這萬一要是傷到人,可怎麼整?
萬一腳底打滑,摔下來怎麼整?
她感覺她快瘋了,熊孩子太難帶了。
她算是看出來了,這就是太閒惹得禍。人一閒就愛找點事情,熊孩子能幹什麼呀,上房揭瓦唄。
為了讓自己少操點兒心,她就忽悠弟弟妹妹們幫她幹活兒,都動起來了,就沒時間作禍了。
於是,她領著弟弟妹妹們給後面菜園澆水,拔地裡的草,摘胡瓜摘豆角,收拾雞圈鴨圈,掃院子。平均每天兩樣,幹完了再重頭輪一遍,主打一個不能讓他們閒著。
幹完活,作為獎勵,她把自己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金剛葫蘆娃》,像放電視那樣,一天一集地講給弟弟妹妹們聽。
小傢伙們哪聽過這樣的故事呀?什麼銅頭鐵臂的大娃,會吐火會噴水的二娃三娃,哎呀,太稀奇了,太有趣了!別說是孩子們,就是大人們,偶爾晚上也會坐在院子裡,跟著一起聽她講故事。
結果,後來的畫風就變成弟弟妹妹們一見著她,就追著問:“姐姐,姐姐,今天有什麼活兒?”
幹完活後又追著她問:“姐姐,姐姐,葫蘆爺爺今天救出來了嗎?”
孩子們的理解是:葫蘆娃的爺爺,自然是葫蘆爺爺了。
好像也沒毛病。
周思思,突然就更累了。
所以,這秋收的半個月,穿過來的一家三口都瘦了。
每天都過得很充實,天剛亮就起床,太陽落山,天徹底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