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4 頁)
的明線是:清末年間,華老栓的兒子小栓得了癆病,人們說此病吃了血饅頭就好了,所以老栓等到一天清早衙門殺人,就拿著洋錢去買用囚犯血染的饅頭,並匆匆拿回家給小栓吃。此文暗線是:老栓去取血饅頭那天清早,被殺的囚犯是革命者夏瑜,小栓就是吃的他的血饅頭,但這劑“藥”並沒把小栓的病治好。小栓最終還是被癆病奪去了生命。作者就將這明暗兩線交*,結成雙環連套——在本文結局的墳場上,讓小栓的墓和夏瑜的墓錯落地挨在一起,小栓的母親、夏瑜的母親又都在給兒子上墳、燒紙……《藥》的主題:“愚昧的群眾享用革命者的鮮血,不是醫治病苦的良藥;資產階級脫離群眾的革命,不是療救中國社會的良藥。”就自然而然地從墳地裡奔出來了。
(八)“欲揚先抑”和“欲抑先揚”法
這種創作技巧是,作者把自己準備著力表現的人物,不妨先壓一壓,就如伸出去打人的拳頭,先縮一縮。這樣,擊出去,更有力;而準備貶低的人物,則不妨先讓他“威風威風”,然後,讓他從“威風嶺”上掉下來,便“摔”得更慘。這裡,先看看“欲揚先抑”的典型例子,它就是馬烽寫的《我的第一個上級》。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是縣農建局的田副局長。從表面看,這個老田衣冠不整,披個爛棉襖,無精打采,疲疲塌塌,慢慢吞吞,簡直不象個領導樣子。可隨著作品的逐步深入,突然異峰崛起:他在海門決堤搶險過程中,熟諳全域性,胸有成竹,果敢勇猛,不顧1954年防汛中患上的、一直沒有好的、十分嚴重的關節炎,身先士卒地帶頭在大風大浪中搏鬥,一直到戰勝險情才收兵!作品正是運用“先抑後揚”的手法,塑造了一個活生生的社會主義英雄人物。而“欲抑先揚”的例子,各類小說中都有,象《水滸》中的“武松醉打蔣門神”,作者先把蔣門神描繪得如何厲害,如何了不得,很多武藝高強的人都不是他的對手,這是”先揚“,可武松一出場,幾個回合,蔣門神就趴下了:一方面襯托了武松威武,一方面也把蔣門神欺軟怕硬的虛弱本質揭露無遺。這兩種寫法常常是交*使用,互輔互補。
(九)“盆中藏月,以小見大”法
用這個技法的小說,一般題材單純,場景單一,人物較少,情節相對來講也比較平淡。但如何從單純的題材和不長的篇幅裡塑造豐滿的形象和挖掘出較深的主題,就得“盆中藏月,以小見大”了。下面是作家葉文玲用此法結構的《藤椅》簡介:一箇中學教師楊健,領回了學校發給他的一把新藤椅,全家都感到高興。可高興之後,大家想,新藤椅往哪兒放呢?這個三代同堂、老幼六口住的15平方米的房間裡,現在是連一把椅子也擠不進去了。於是,老楊只好婉惜地將藤椅退給學校。看,這個作品,一無傳奇色彩,二無複雜的情節,就這麼平凡人小事,就這麼平鋪直敘,就這麼淡淡然,悽悽然……但它確實震撼了讀者的心!解放三十年了,一直勤勤懇懇幹教育事業的楊老師一家,為什麼還窩在蝸牛似的小房裡?誠然,是“四。人幫”十年的“愚民”政策,是“白卷大王”散發的精神汙染……除此之外,我們是不是應該清醒清醒,儘快地、實實在在地清除這些“愚民”的餘毒和“白卷”的偏見!讓藤椅、還有比藤椅更重要的東西能來到楊老師的家呢?!大海能容下皎明的月亮,小小的一盆水也能容下皎明的月亮,如何以小見大,一葉報春,就看作者運用此法的功力了。
(十)“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法
這是講小說收尾的技巧。故事的開頭好,發展好,但最後一個音符,最後一抹油彩,最後一個標點處理若不當,也會虎頭蛇尾,歸之失敗。因為這不僅是作品的落腳處,還需把作品最精粹的地方展現出來。
導語:小說是以區域性把握整體、反映整體,擷取生活橫斷面的語言藝術形式,富於變化、活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