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盤古大帝離世,經歷了近三千年九巫之亂(在此期間,大荒名義上仍由盤古嫡裔主持大統,但其底下的各大巫族權勢更替,起伏不一)後,盤古嫡裔消亡,各大巫族由臣子間的明爭暗鬥轉為直接爭奪皇權大統;其後血染紛爭再一千年,終於有山巫族稱雄大荒五百年,大荒安寧,各族歸心;而後火巫族利用權謀詭詐殘暴崛起兩百年,獸黎肆虐,生靈塗炭;到如今女巫族一統大荒,以細緻的權利分配和強大的女、海、風三巫聯盟形成合力,塔形的權力構築使得他們的實際控制力更超以往。
從女巫族開始掌權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在這個父體普遍不明的時代,她們崇尚母體至上論,創太陰曆,信奉白蓮。三十二位聖母象徵著三十二瓣蓮花,蓮心則供奉著不知其有無的盤古嫡裔。
如今大荒,東西共一百零八城,每城所轄郡數不一,各郡設郡守,其上為城主,打理各自政務。為切實地掌控軍權,女巫在每城設監城使一名,總領軍務,以下有黃衣女使數名,太陰聖經修入了猛者境。
為了勉勵城主,凡立大功者,經央城欽察屬實,可封地方王,同兼多城政務。三十四年前新封的七位人王,分別是東夷王、不死林王、南明王、玄武王、武周王、開明王和赤炎王,他們的手下有城也有兵,雖然在各自監城使的眼下有所限制,但比之獸黎諸王的一介虛銜,委實強了太多。
再上有三十二聖母,各自勢力不一,如央城聖母地位超然,直轄中原十二城沃野,勢蓋八荒武力,又如崑崙聖母虎踞西荒七城,尾隨在央城之後,還有北溟、嶺南以及十四年前的東羲聖母,也各為一方之梟。央城聖母座下,又設東南西北四方巡護聖使,各司其責以督查各地的聖母,地位與地方聖母等同。巡護聖使及地方聖母以下,設紫衣女使數名,皆是太陰聖經真階初品左右的修為,為上級女使的臂助。
通常而言,各地聖母本身大半都擁有真階超品左右的實力,其中強大如央城聖母,太陰聖經據傳已修入神階,可其中也有弱小者甚至才剛入真階;其下的各城監城使,多為真階正品左右的實力,但也有特別強大者如昔日的西荒日月城監城使沙瑪,如今的央城西土巡護棲霞使,當時為真階超品中位的實力,之後受央城聖母賜書,如今已經臻入仙階。
與之對應的大荒各地方王,個體實力可能要略高於各地聖母,但手中權力極為有限。除了東夷王箭神般受央城照拂,反制空桑、胡射、沮吾三地聖母,開明王陸虎掌控了崑崙鐵衛之外,其餘五王多隻有配合政務,生息養民的權力。
至於其他巫族,一部分直接融入女巫政權,如風巫族風神泰依統領四萬風雨龍騎,為央城四部之一,是女巫族掌控八荒的強力臂膀,海巫族族長歸藏辛德依附於女巫,為其背後的軍師和占卜祭天的巫老,海巫們曾經所擁有的傾世財富也是女巫族制衡天下的一大臂助;鬼巫王族族長不死林王,如今封地蒼梧之野,甘心為女巫治下的一介地方王。
另一部分虎踞一方,如水巫族族長即為如今的北溟聖母,他們自成體系,不直接聽命於央城;類似的還有西崑崙金天白氏,不過崑崙與央城的聯絡更為緊密,相互之間甚至還有各地聖使的互派委任;此外嶺南聖母的背後站著火巫遺族,不過對央城一直比較恭順;東海龍族孤懸荒外,不服中原大統。
但各大巫族之中,也有脆弱得彷彿即將消亡的,曾經大治中原五百年的山巫一族,如今避世隱居於泰山,大荒中幾乎已經遺忘了有關他們的傳說;蠱巫族寄居於大荒西南部狹小的南蠻七十二寨,做著卑微苟且的營生。
如今,大荒的居民已安逸生活了近三百年,即便是深山獸黎,也已經很久沒有刻意為戰爭而殺戮。這導致了大荒的高階戰力一代少過一代,或許只有亂世才能刺激實力的進階、高階的增長。
就如今而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