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 頁)
大部分的甘薯、土豆、黃瓜、番茄等都已經育好苗,讓蕭辰域的人連夜拉走了,而靜月原來留在北郊學習農事的二十人,也有一半跟著種苗一起離開了。
如今北郊三千畝良田,依照靜月的規劃,種了千畝小麥,五百畝水稻和五百畝黃豆,五百畝的苜蓿,剩下的五百畝全都種成了各類蔬菜,至於靜月的幾畝試驗田,被孫伯等人秘密看護起來,也全是依照靜月的要求種植。
宋景雲原本就不像宋景瑞和宋景寬那樣對於上陣殺敵那麼熱衷,自從靜月在種田方面表現出天賦之後,為了幫助這個妹妹,他早就開始轉向了農事學習,如今跟在孫伯等人身邊學習,他的進步越來越快。
靜月知道宋景雲對種田感興趣之後,每天晚上就抽出時間特別為他編制了一套基本的農事學習知識書冊,這樣一來,宋景雲的農業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南郊屬於宋家的所有田地,靜月吩咐劉管事讓租種的百姓還按照往年那樣,該種什麼就種什麼,而且宋家還給他們減租二成,鼓勵他們積極開荒,挖溝蓄水。
另外,靜月還給蕭辰域寫信,告訴他春播的時候,樺州所有的土地最好都能進行土壤消毒,而消毒之法靜月也給了他。
京城的雲上來醬菜坊、水月齋慄子坊生意一直不錯,靜月早就不擔心了,只等著在家數錢,而樺州的七寶樓則日進斗金,生意超出想象的好,很多京城名流富商不惜車馬費,經常去七寶樓吃飯。聽說,那二十一張等級不同的貴賓卡已經炒到了五千兩至一萬兩不等,讓七寶樓增加貴賓卡的呼聲只高不低。
春去秋來,原本人人避而遠之的樺州城,如今各種貿易市場、酒樓茶肆、書院學堂等都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樺州發展之迅速令天下人紛紛瞠目結舌,但也都各個嚮往,因為樺州城中不但有令人食指大動、聲名遠揚的七寶樓,還有溪朝文學大儒蘇墨客擔任院長的樺州書院,更有新蓋起來的溪朝最大的“樺州貿易市場”。
但更讓樺州在短短半年多的時間內,成為人人交口稱讚和談起的地方,還是因為一城之主蕭辰域實行的一系列利民便民的措施,以及頒佈樺州在其管轄下永不加賦的條令。
一時間樺州百姓對蕭辰域是感恩戴德,到處傳頌他賢德的名聲,更慶幸樺州成為了蕭辰域的封地,壓根忘了當初聽說素有“殺人狂”之稱的蕭辰域成為樺州之主時,人人自危的那種情形。
幽雅別緻、書風墨香的樺州書院清流閣內,易容而出的靜月和蕭辰域坐在一臉閒適的蘇墨客對面,兩個人像乖學生一樣,認真聆聽著蘇墨客的教誨。
“月兒,越王,秋收之季已到,千畝良田的種子,你們不可能全都親自栽種,勢必要推廣開來,可要是萬一被有心人利用,很可能雞飛蛋打一場空。”蘇墨客半年前被蕭辰域親自請到了樺州,並在七寶樓見到了易容之後的靜月,這才知道自己這個外甥女不但種田能力了得,經商才能亦是出類拔萃。
靜月透過蘇氏和宋景祁之口更加詳細地瞭解到蘇墨客的秉性、癖好和為人處世的原則,知道了這位大舅舅不但有一腔愛國之志,而且最關注民生大計,一心想要改善溪朝百姓的生活。他曾經不遠萬里去往他國為溪朝百姓尋找改善土地之法,雖然無功而返,但是他從未放棄。
蕭辰域和靜月商量之後,兩人又找到了宋老爺子,最後三人決定將靜月會種田經商和手中擁有新型種子的事情告知蘇墨客,然後請他出山擔任樺州書院的院長,為溪朝在樺州培養出一批可用的人才。
“舅舅,你有什麼好辦法嗎?”靜月其實也想到了這個問題,她以前的想法是種子種出來之後,低價售給百姓,並傳授一些基本的農業知識給他們。可目前看來,這個方法還不宜實行。
蘇墨客看了蕭辰域一眼,這半年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