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思潮的精彩紛呈(第2/3 頁)
基於習慣與聯想而非必然邏輯聯絡,如太陽昇起與石頭變熱的例子,其懷疑論思想促使哲學家重新審視知識基礎與可靠性,為康德對理性的批判提供契機。 德國古典哲學時期,康德、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等構建宏偉思想殿堂。康德試圖調和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提出“先天綜合判斷”概念,認為知識需經驗內容與先天認識形式,其“三大批判”分別對人類認識能力、道德實踐和審美判斷進行批判考察,如《純粹理性批判》劃定人類理性邊界,指出理性追求超驗知識易陷入二律背反困境;《實踐理性批判》提出道德絕對命令,強調道德普遍性與自律性;《判斷力批判》探討審美判斷特徵與意義,試圖連線認識與道德。費希特強調自我意識能動性,提出相關哲學命題,突出主體主導地位,如藝術家創作過程體現自我意識設定非我。謝林關注自然與精神的統一性,認為二者是同一本原的不同表現形式,對哲學、美學和自然科學發展有一定影響,如在美學研究中啟發人們從自然與精神相統一角度理解藝術創作與審美體驗。黑格爾提出“絕對精神”概念,認為世界是絕對精神自我發展、演化的過程,透過正、反、合的辯證法運動展現人類社會、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如歷史發展中社會制度的演變,其辯證法思想深刻影響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為理解社會變革與歷史進步提供獨特視角。 現代西方哲學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分析哲學興起於 20 世紀初,強調對語言的邏輯分析,認為傳統哲學問題源於語言模糊性與歧義性,弗雷格、羅素和維特根斯坦等致力於構建精確邏輯語言解決哲學問題,如羅素的摹狀詞理論解析特定語句真假性問題,維特根斯坦前期認為哲學任務是對語言進行邏輯分析澄清意義,後期關注日常語言使用,認為語言意義取決於具體語境用法,對日常語言學派產生重要影響。現象學由胡塞爾創立,強調“回到事情本身”,透過“懸置”先入之見直接對現象進行直觀與描述,認為意識具有意向性,透過研究意識意向性結構可揭示事物本質,如對花的感知中意識主動構建有意義物件,為哲學研究開闢新視角。存在主義在 20 世紀中葉風靡一時,薩特提出“存在先於本質”,認為人無先天規定性,需透過選擇與行動塑造自身本質,如人在人生選擇中逐漸確定自己的職業與身份。海德格爾關注人的存在與時間的關係,認為人是“此在”,在時間中展開存在,人對存在的理解與追問是其存在核心特徵,他對技術時代人類存在狀態的分析,如工人被機器和生產流程異化的現象,引發人們對現代社會發展的深刻反思。後現代主義哲學對現代性的各種觀念與制度進行批判與解構,福柯揭示知識背後權力運作機制,認為知識與權力相互交織建構,如不同歷史時期知識的推崇與壓抑背後存在權力因素。德里達的解構主義拆解重構傳統文字、概念與結構,挑戰傳統哲學對意義確定性的追求,認為文字意義是開放多元的,在閱讀與闡釋中生成新意義,如經典文學作品在不同時代和讀者中有不同理解與解讀,這些解讀共同構成作品豐富多元的意義世界。 在東方哲學的廣袤領域中,儒家思想源遠流長,孔子以“仁”為核心概念,倡導在社會關係中秉持仁愛之心,透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構建和諧人際關係,注重個人修身養性以承擔家庭、社會與國家責任,儒家的“禮”規範社會秩序,從禮儀規範到典章制度貫穿社會生活,深刻影響中國政治、教育、文化等領域。道家思想以老子和莊子為代表,老子提出“道”為宇宙萬物根源與本體,具有自然而然、無為而治特性,主張順應自然規律,莊子發展道家思想,以寓言故事和哲理思考展現對自由、生死、精神境界等問題的見解,如“逍遙遊”描繪超越世俗束縛的精神境界,道家思想影響中國文學藝術創作與養生文化、哲學思維方式。墨家思想由墨子創立,以“兼愛”“非攻”為核心主張,倡導無差別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