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4/4 頁)
理。有商會撐著,朝庭專供生意也容易接些。”張科先話,這是事先商量好的。
“大公子所言極是,我家周雨秋在京城也是感到勢單力弱,京城不只有行省的商會,還有珠寶的商會,都是江浙為主,湘楚的商家很難與之力鬥。”自從王爺示意後,望江樓又賣給了瀟湘記,周龍說話味道變了很多。
“今日在座的各位,整個大明朝都有生意,若是隻在湖廣一地,倒也罷了,但出了三湘,都是單打單,結個商會,一來可以開新的財路,二來可以互通有無,三則可以擰成一股力與外地客商爭利。”
“大公子,今日提這事,怕是已經早有經濟,可否說個詳細?”柳老闆還是很有興趣的。胡大的生意不是靠量的,高老闆的生意也不一樣,除非他開私窯,不然他的貨也只是京城才有。不過,這些年高老闆也是有點倦了,行內名聲是好聽,錢也賺到了,但專供干係大,來不得半點差錯,出了事,不是一個人掉腦袋,而是九族。
“柳老闆,大公子的意思是這樣的,成立三湘商行,大家出份子,這些錢用來做新生意,二來可以集大家的力量謀利益。這些年,大明朝對安南用兵,其後還會對蒙古韃子興兵,京城在造大船,說是要下南洋。這些都是大生意。且不說兵事,單單下南洋一事,就有重利。大明朝的瓷器,絲綢,都是外邦重金競購之物。”
“下南洋?靜之,此事老夫不曾聽得半點風聲。”吃驚的不只是吳老闆一人,柳老闆更是心動,王動講的很誘人。張科回來的時候,王動特別問了鄭和下西洋的事,當然,他問的很水平,從四夷來朝說起,結果張科講了應天府南京城在造船,造的是大船不是小船,肯定是出洋的,但具體幹什麼,他不清楚。
“大公子給了點訊息,下南洋也只是靜之的猜測。若確有其事,當一定要先謀斷才可。”
“三湘商會,份子錢每家一萬兩,靜之先前已經問過阮老闆和錢老闆,他們也是有意,算上米行和漕幫,一共是十個股東,漕幫那份子錢不必先出,但行商之時,他們要多出些人力。”
“十個股東推一個管事會,管事會五人,一人主理,五人分管財政,人手,生意,市場,供應。財政專事銀錢用度,人手的負責人事安排,生意搞些新器物,市場是賣,供應則是制。另有一稽核,此稽核有股東會轄制,可稽核管事會生意。”
“三湘商行總行在長沙府,先在行省治所設分行,瀟湘記的三湘客棧可用作行在。”……
注:三湘為“瀟湘”、“蒸湘”、“沅湘”此所多得專家認可。
………【第二章 風起瀟湘 第四六節 正月事多】………
章程基本上就這樣定下來了,只是個大框框,既然瀟湘記推這個事,大家都知道,會有更詳細的辦法。只是不清楚的是,這個三湘商行接下來倒底要怎麼做生意,原來各自的生意已經都是做的紅紅火火,集中賣些長沙的物產,還是弄些新的東西出來。
王動幾天後,果然送來了章程,新的章程每家都看了,提了些意見,但都沒什麼大問題。王動提的,他做了大掌櫃,另外加多一個管事,五個管事。約定幾日後,再商量一次。
瀟湘記這幾天過來的管事們可真是學的很累,主要是要學的東西太多,第一天張浩就說了,不只是過來學,還要記,在古代要記下別人說的話,用毛筆寫是很慢的,很累的。更何況這幫管事們平時需要寫字的不多,常寫的也就是帳目罷了。不過幾天下來,他們到是真學會用鉛筆了。這倒讓王動在想,要不要做筆的生意,畢竟這鉛筆帶著方便呀。
培訓的最一天,晚上瀟湘記的最一個客人走了,長沙府瀟湘記的管事們聚在一起吃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