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1/4 頁)
上十幾兩銀子,最吃驚的是大門口的外賣,除了饅頭包子在賣,還有單人套餐的,一筒熱豆漿加兩饅頭,用竹筒裝熱豆漿真是好主意,還有夠一家之用的套餐,花樣更多,湯加點心,任你選,全是熱氣騰騰的。早早門口籠屜還沒擺好,就有人在寒風中等了。這大冬天,天還沒大亮就有人排隊了,真是少有,後來一問才知,前二十位支助讀書人和老人,只要家裡有六十歲以上老人的可以來領,讀書的,只要是有學堂的憑證,也是可以過來領。排隊買新鮮,這個道理喬掌櫃是懂的,還有的就是隊排越長人越多的這種心理喬掌櫃也是清楚的。
巳時一過,一樓早餐便開始收了,但生意還是照做,換的是一樓小廳的擺設,原來早餐的花樣,被中午的菜樣代替,原料裝盤,擺的美美的,讓人一看就想吃的架式。中午客人過來先是落座,然後過來小廳點菜,點菜的時候,有小二伺候著,點完菜再回去喝著茶水吃著開胃的小菜,等大餐。二樓則不同,上二樓的用的是有插圖的選單,進包間的更不用說了,很多一看就知道是老客。忙到申時,徐掌櫃才拉著喬掌櫃吃了點東西,然後就直奔學堂。
………【第二章 風起瀟湘 第四四節 瀟湘學堂】………
學堂是借了董大家族的學堂,董大祖上可推到宋朝,出過宰相,出過翰林學士,元朝無人入仕,行商的有,更多的是做鄉紳,總算保住了這份家業,到了明朝,對漢人開了禁可以科考入仕,但經過元蒙之後,董家雖然出了不少讀書人,但讀出頭的並不多,也只是貢獻了些秀才,出仕的官員最大也就是一個縣令,還是旁枝的,不過蔭著祖上的家業,家學祠堂規模完好。加上董大與張浩的關係也不錯,此次瀟湘記長沙府的培訓活動,要找學堂的時候,董大便應了下來,正月裡,空著也是空著,做個人情也是好。
徐掌櫃是自動請纓幫張浩料理這些事的,老闆就是應該這樣當,出面聯絡拉個線就行了,跑腿實施的活,交給下人,瀟湘記自重新裝修開門以來,生意一直不錯,老徐掌櫃想著兒子能把這個生意量保持並做的更好,不想他分心,幫著他分擔了不少,另外還有一個就是,操心的命,息不下來。小徐也是看到瀟湘記有的老人在店裡從天亮做到天黑,蠻精神的,結果了孩子怕老人年紀大還在外面做工,被人罵不孝,結果弄回家養著,沒養一年就死了,做慣了的人,有的是息不下來的。
董家的學堂是標準制式的,有小山,名曰筆架山,四周有水塘,名曰硯池,有一小橋通到筆架山上,橋名,文星橋,學堂前有個小小的孔廟,後面便是兩間課室,邊上還有幾塊菜地,再後邊是幾個房間,原來房間是請老師住的,過年了,老師們也回家了。
徐掌櫃只是過來看看,要確保這學堂窗不漏風,桌椅**合不合用。兩個課室,一大一小,大的那個可以用。早早的,徐掌櫃命人先抬了個煤爐過來,怕凍著這些個管事們。
王動事先問了下張晉湘人事安排,張晉湘對長沙府的各位掌櫃很熟悉,大多都是信的過的人,但這些人年齡也都不小了。好在每個店只要是掌櫃年齡大的,總會有一個年齡不大的管事,王動想著就從這些管事培養起。先在長沙府試,這批人回去將推動瀟湘記內部管理制度的改變,長沙府順利的話,就是整個湖廣路,然後就是兩京,北京和京城南京。
五天的時間,課排的滿滿的,上午有張浩和小徐掌櫃過來說新的規章,很多新的東西要講,店裡人手的安排,每個不同位置的人的要求,級別,奉銀,獎罰等,下午是由王動請了的幾位老師,有位從王爺府裡請來的,講禮賓,一個是瀟湘記的大廚師,介紹怎麼樣創新的菜式,有一堂課是張科過來講,講的是官衙官制,王動也會來講,講帳務,講人事。
當日晚,人陸陸續續都到了,喬掌櫃負責去接待安排,機靈的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