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部分(第3/4 頁)
講究家族意識,是家這塊踏腳石對他早就沒用了,說不理也就不理了。
可是不管怎麼說,是勳穿來此世,父母雙亡,可以說孑然一身,深夜思來亦難免孤寂。雖然是假裝的,是家父子、兄弟名義也算是自己除兒女之外的血親啦,如今得見是峻,還是不自禁地就生出了一份親近感來。他定睛細瞧,這孩子也終於長大啦,都留了鬍子了,而且或許這幾年經歷宦途風霜之故,行為舉止也顯沉穩得多,不復昔日“混世魔王”之相。
是勳趕緊一把抓住是峻的胳膊,心裡略一計算:“子高,你三年縣長任滿,難道是調回許都來了嗎?”是峻微微一挑眉毛:“七兄算岔了,還須三月。弟正因此尋機入都,來走兄長的門路啊!”(未完待續。。)
第七章、善戰無功
漢代讀書人家族意識非常濃厚,這一方面是受儒家孝悌思想的影響,另方面也是莊園型經濟模式的必然產物。所以照道理說,是勳身為侍中,居中二千石高位(侍中舊為比二千石,漢魏之際品秩有所上升),是家門中皆可因之而仕,更可顯貴。
只是是儀關照過了:“汝等可因宏輔而仕,卻不可因宏輔進位。當各憑己力,恃他力者,必無結果也。”所以是勳也就推薦了是紆、是峻兩兄弟在曹家為吏,具體做啥,升官還是貶官,他就不去理啦。
說起來,這還是第一位是家兄弟第一次跑過來說,哥哥我來走你的門路來啦。
是勳把是峻扯入內室,問他跟我媳婦兒見過了嗎?是峻答道:“自已拜見過七嫂。”是勳說那好,咱們直接坐下來說話。
是勳明白是峻的意思,對方三年縣長,行將任滿,或者留任,或者調職,是升是降,還是原地踏步,目前是最關鍵的時候,所以悄悄跑到許都來請自己幫忙。是勳是個講規矩的人,可是並不清高,這年月做官本來就靠薦舉,所謂“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是也,我幫自家親戚說幾句好話,那很正常啊,不算**。
漢代官員的入仕,主要分任蔭(二千石以上任滿三年可蔭一子為郎)、貲選(靠捐輸得爵,五級爵上可補官)、詔舉(天子親召並策問)、徵辟(官員自闢僚屬)和察舉五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察舉。
察舉說得明白一點兒,就是察廉和舉孝,孝廉、孝廉。就是這麼來的。一開始要求各郡太守每年各舉孝、廉一人。後來改為按各郡戶口數來分配察舉額度。漢成帝以後。又新添了舉薦秀才(東漢避光武帝諱改為‘茂才’),由三公和各州牧、刺史每年舉薦一人。
——是勳當日在河東任上,就曾經舉薦過董蒙為孝廉。
可是這一制度,到了漢末大亂以後,就逐漸地實行不下去啦,因為朝廷可以控制的州、郡越來越少,地方官的變動反倒越來越頻繁——這到了一個地方屁股還沒坐穩呢就可能被人趕走,我知道誰孝誰廉誰有才啊?所以逐漸的不僅僅三公和州、郡官員。千石以上皆可舉薦。有制度搞成了沒制度,因此後來陳群才能加以改革,出臺“九品中正制”。
所以今天是峻跑是勳這兒來求門路,是勳定然是不會拒絕的。但他先要問清楚嘍:“子高欲為何職?”我倒是跟尚書令荀彧很熟,要是職位不高,也不搶手,我幫忙說說話是沒問題的。
是峻淡淡地一笑:“弟以為,為朝廷官,何如為司空吏?”你能把我直接推薦到曹操手底下去嗎?
啊呦,是勳心說這小兄弟果然長大了。眼光很準嘛。自己是曹操的親信兼親戚,雖說司空府裡的職位全都有無數烏雞兒盯著。搶手到逆天,可對於自己來說,還真不算事兒。只是——“曹公用人唯才,加之法令森嚴,司空吏,不易為也。”你要是沒啥本事,或者行為不怎麼檢點,乾脆別去撞那堵牆,萬一出了事兒,罷官免職都是輕的,說不定直接連腦袋都掉了!你考慮過這個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