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因由(第1/2 頁)
老丈人要跑路了,雖然沒有明說,但陳明已經聽出來了。
老丈人的出身很不一般,以前是官宦之家,曾經也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有志青年。
當初八年抗戰之時,老丈人的家人就各自逃散,老丈人逃到了北平,其他人逃向了全國各地,還有出國的。
有見識的人家從來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而且有文化有能力的人從來不會被埋沒,特別是在這個文盲遍地的年代。
家族中有經商的,有跟光頭跑路的,也有跑出國的。
八年抗戰,然後內戰,當時華夏大地滿目瘡痍,真的是一片廢墟。
老丈人當初逃往京城就是想平安,等到一個太平盛世的到來再來建設家園或教書育人,他對自己的本事充滿信心。
後來北平和平解放,解放軍入城,老丈人對新政府充滿信心,特別是對於解放軍戰士的紀律讚不絕口,他知道,一個新世界即將到來了。
老丈人家族家大業大,有房子有鋪子,前些年過得非常滋潤。
他也曾瞭解我黨宣傳,在解放前就把家裡的產業變賣,就剩這個一進的院子和家人居住。
解放前他家中親人曾經來信,喊他跑路,但老丈人堅持不走,以故土難離給推脫了。
他相信這會是一個五千年未有的新世界!
建國後老丈人在報社上班,那時候新中國百廢待興,知識分子很是吃香,加上老丈人在京城沒有亂交朋友,除了族中關係,很少有人知曉他的過去,他跟那群人並不來往,只想安安靜靜的為國家盡一份力!
聰明人都是先了解形勢,絕不會亂出頭,槍打出頭鳥,萬古不變的道理。
當初劃分成分的時候,老丈人被登記為小業主,成分雖然高了點,但沒有什麼影響,老丈人還是留了個心眼,總覺得不會是無的放矢。
剛建國時,老丈人兢兢業業的工作,在這個越窮越光榮的時代,老丈人的日子雖然清苦了些,但其他人也都一樣,都在為國家奉獻自己的那一份力。
老丈人平時教育子女的時候,都是和其他窮苦家的孩子一樣教育,除了讀書時教育嚴苛了一些,其他的都是按環境讓自己的子女野蠻生長。
而且夫妻倆守口如瓶,從來不告訴子女以前家族中的事情。所以沈荷他們姐弟三人一直和其他人一樣,以為自己是京城的土著,對什麼都不知情。
讓老丈人第一次心態變化的是59年,沈荷高中畢業後他攔住了沈荷上大學。
上大學要看成分,要政審,老丈人不敢讓沈荷繼續讀下去了。
然後就是三年饑荒,老丈人的心氣都快餓沒了,要不是當時家裡還過得去,他就準備露家底了!
好不容易平靜了兩年,隨著馬欄花開,風向又變了。
老丈人在報社工作,嗅覺非常敏銳,加上陳明送了他四個紅本本,全家一人一個,他明白了。
老丈人59年的時候準備好的路子終於要用了,就是沈荷他不知道該帶不帶走,畢竟陳明對他們家很不錯,而且他和陳明兩人的思想都不是迂腐之人,都是把家人放在第一位的人!
老丈人把以前收集的古董字畫什麼的都拿了出來,帶不走的全交給了陳明。
他知道女婿是個有本事的人,大災之年還能搞來糧食,絕對不是一般的人,這些東西放在太平盛世還會再次價值連城。
總有些人想要找一種東西來比黃金值錢還能合理的拿出,西方選擇的是鑽石,這裡選擇的是這玩意兒。
一句祖傳的比什麼都合理。
老丈人雖然沒有明說,但也算是一種攤牌了。
陳明帶著兩個袋子往家中騎去。
走到半路無人的地方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