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西北變故(第1/3 頁)
趙官家仔細思考了半天,最終無奈的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燕京城建設到現在這個地步,除了陳規,還真是沒有人能半路接盤。
要知道,陳規可是這個時代首屈一指的戰略防禦大師,他的建造計劃是把人民的居住、商業和城防完全融合在一起,不僅內城如此,外城更是如此。
現在別說他關於城防的大作還沒有開始寫,就算是寫完了,別人拜讀上個一年半載,也不能領會它其中的精華思想呀。
《我有一卷鬼神圖錄》
要是要求稍微降低一個檔次,那麼長於城市建設的宗穎或許可以代替一二,可問題是,河東路太原府那邊的事兒已經讓李彥仙欲生欲死了,要是這個時候再把宗穎調過來,信不信他能吐血
而且太原可是城防被炸燬了,需要建設的事情更多,而且趙官家又是打算把他當成西北防禦重鎮建設的,同樣是不能馬虎,需要宗潁當好太原知府。
於是趙官家乾脆先停了工程,反正他也不指望今年就遷都成功,再攢攢錢,治理一下海河黃河,慢慢來嘛!說不定給陳規找個杏林高手,能給他調節調節身體,再不玩命的前提下發揮餘熱,反正他本人也樂意。
七月流火,秋天隨著知了的消失和一場秋雨來來臨,眼看著科舉已經臨近,不止四周正店腳店裡各位學子討論的熱火朝天,趙官家也只好轉換思維,和宰執們討論一下這幾年的主要精力往哪裡放,又該如何掄才。
胡寅率先發言,“官家,臣以為今後三年,才是以各地民生恢復,海港建設和黃河治理為先。其中軍民不合依然成了痼疾,臣建議不管文武科舉,都要問考生如何應對這一問題!”深受其害的親民官裡就包括他胡相公。
趙官家嘆息,道:“此事,太原知府宗穎已給出了最好的示範。朕也打算此次科舉後,前往太原一趟。同時也帶領各地駐軍帥臣參觀學習。”
雖然好像不太給官家面子,但工部侍郎張九成職責所在,還是硬著頭皮說,“官家,臣冒昧,宗知府和李晉王能在太原取得如此成績,是因為太原建設需本就需要大量軍民聯手。而御營中軍部義軍中大量的河東路子民,他們再潑皮搗蛋,看著家鄉破敗如此,也不會太過分,這種情況在其他軍就沒那麼大優勢了。”
“朕知道無垢說的是實情,可是朕暫時也沒有別的辦法,這是應急之策。”趙官家無奈道:“至於長遠來說,只能透過武舉選些有文化素質的低階軍官,慢慢改變罷了。但嶽鵬舉曾有言,無論如何小以大意,保證軍餉和軍械都是基本的,否則戰鬥力都無從談起,更不要提軍隊素質。”
此事幾位跟著趙官家十幾年的臣子都深有體會,韓世忠心虛地沒敢扶玉帶,吃空餉這事兒……反正老子已經卸任左軍都統制了,跟俺沒關係。
還有小嶽你也是,以為大宋上下全是你們御營前軍的水平啊就算是岳家軍,王貴接手之後這一年,據他所知也出了不少問題,這事兒他不相信官家不知道,不然王貴身上那個“代”字就不會一直去不掉。
但誰知道,就在科舉前十幾天,西北出了大事,以至於天下震動,連掄才大典都延後了。
簡單來說,就是建炎朝最知名相公、現任西北使相李綱差點被西遼擄走,弄得一項剛烈的他差點一頭撞死在兩國界限,維護尊嚴。
趙官家聽說這個訊息的時候,震驚的手裡的書都掉在地上了,但仔細一問,這次挑事兒,好像還真不是李綱的責任。至少不全是他的責任。
話說西遼方面,因為之前趁著大宋因為趙佶的喪事慌亂了一陣兒,不僅掠奪了不少邊民,而且還試圖串聯臨潢路自治區。結果就是遭到了趙官家的單方面制裁,不僅斷人斷貨,還送去了一個脾氣超大的李綱老頭兒。
這李綱李伯紀,當年可是連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