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算賬(第1/3 頁)
趙官家聽完了李綱八卦之後若無其事地爬了一天龍門石窟,然後就順著考察黃河、洛河、伊河、澗河、汝河逛蕩等,丈量河道計算泥沙這事兒自然有劉洪道、趙子偁帶著河工下場,然後彙報給他。
至於他自己,除了隔幾天應個卯,多少知道了一點具體知識。順便又看了看當年的戰事危機時破壞的澠池故道和因為被損毀的蒲津浮橋,不勝唏噓之餘命人重建。說不定千百年後又是一處歷史文化遺蹟呢。
簡直就和當年扛著龍纛四處給將軍們打氣其曲同工,不過不是專業人士不瞎指揮,這點還是得到了李維等人的認可的。
還是感謝李綱,用自身努力讓大家看到了這樣做的災難後果,就這點來說,他比韓琦的作用大多了了。
按下這邊暫且不表,被趙官家開恩,或者說遵守承諾釋放回的完顏雍歷時一個月,終於回到了黃龍府。
別誤會,這裡現在已經是大宋的地盤了,連名字都被官家御賜為長春。他只是得到恩准在這裡歇歇腳,跟著正好有任務去御營前軍副都統王貴前往他們大清的如今的首都會寧府,此地原本叫做按出虎水(今哈爾濱附近),分佈的幾乎都是生女真部落。
完顏雍是正經宗室,自然知道會寧府原本也是太祖阿骨打時期就開始建設了,太宗天會初年始建南城內的皇城,初名為會寧州,總算因為從中原搶掠了大量人口尤其是工匠,才算有了點州府的模樣,升級為會寧府,作為都城。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宋朝那位趙官家的崛起,他們女真人對外軍事不斷失敗,對內年青一代不斷腐化,再加上政治鬥爭消耗國力,人人都更喜歡更加繁華漢化的燕京府,會寧府這邊雖然稱之為上京,但就完顏雍的記憶而言,已經是人煙稀少的陪都了,他爹在的時候都沒回去過幾次。完顏雍之前年紀小,沒有想過,如今跟著雄姿英發的一千人宋軍北上,又想著那位寧可和金軍沿河相對也要遷回舊都東京、在後宮裡至今還在種桑樹的趙官家,發自內心地覺得自己輸得不冤枉。
是的,以前這個小小少年心中,總是會有各種理由為自己民族的失敗找原因,什麼太宗叔祖父中風導致政治矛盾激化,四叔金兀朮錘殺粘罕使得分裂更加嚴重,西路軍戰鬥力大減,更要命的是他親爹三太子竟然在前往大名府的路上急病死了,給了宋軍先發制人的時間,種種一切才導致了最後無可挽回的失敗。
但接近兩年的寄人籬下,他不得不承認,一切偶然都是必然。
或許客觀一點,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再怎麼不甘心,太祖十年滅遼的光榮歲月已經過去,他們這些人還是得回到這黑山白水間生活,儘管比之正在擴建的燕京城和繁華如舊的東京城,會寧府簡直落後的像個小縣城,還是三線以下那種,讓他們這些老一輩習慣了享受、少一輩習慣了文華的人格外難以接受。
但完顏雍到了會寧府宮城,才知道更難以接受的事還在後面。
簡陋的皇城中,一身錦袍,打扮如同漢兒的的大清現任國主紇石烈良弼,或者說趙良弼聞言幾乎要憋不住站起來,但饒是如此也紅了眼睛,說:“王副都統,而今我們雖然是父子之國,供奉理所應當。但是我國迴歸本地者十不存一,靖康中擄掠來的漢人庶民只要活著,也給足路費讓嶽王帶走了,如今就那麼點人口,何以父皇一下子就要我獻出五千人口呢”
這話說的,就是形勢比人強,你也好歹存點體面吧。周圍一群貴人都暗暗撇嘴,卻都沒有開口的意思。
不過,或許是被那句“父皇”刺著了,國主親爹,現任國相紇石烈太宇也皺眉道:“不錯,國主新登大位。遼東北方地區,光熟女真就兩百餘部,生女真無數,卻是大戰之後哪裡都缺人,趙官家又點名殺了不少,現在怎麼張口就要五千,日復一日,那當初又何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