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第3/5 頁)
個問題,你不回答,我就將你家大人變成太監”。
護主心切的史德威只好屈服小張準問什麼,他都老老實實的回答。
原來,史可法這次到南京來,乃是為了兩淮的鹽稅而來。他是戶部的郎中,專門負責管理鹽稅。隨著大明朝財政的逐漸枯竭,兩淮的鹽稅已經成為朝廷最大的財政來源。戶部太倉銀主要是依靠兩淮鹽檢司繳納的。如果這些銀子不能及時的送到京城。朝廷就要更加的捉襟見肘,度日如年。
天啟年間,兩淮每年的鹽稅,大約一百六十萬兩銀子。魏忠賢主政的時候。兩誰的鹽稅,曾經一度上升到兩百萬兩銀子。但是到了崇禎年間,就縮減到了不足一百一十萬兩,而且還有繼續減少的趨勢。崇禎六年,兩淮的鹽稅,只有不足九十萬兩。但是。有關的資料顯示,兩淮每年輸出的鹽引數目,並沒有減少。很顯然,這是有人在搞手腳,暗中截流,中飽私囊。崇禎皇帝當然不幹了,於是下令內閣和戶部嚴查。結果。內閣和戶部根本沒有怎麼考慮,就將這個差事。交給了不太合群的史可法。
誰都知道,鹽稅這一塊,是最難管理的。兩淮的鹽稅。牽扯到的方方面面更多。這裡的關係,實在是錯綜複雜。幾個大鹽商的後面都是強大的靠山。甚至,皇親國戚裡面,也有人走私淮鹽的。內閣和戶部尚書對此是一清二楚,他們可不敢得罪那些大人物。萬一弄不好,烏紗帽掉了沒關係,要是腦袋掉了,那就悲劇了。
在幾位大臣看來,崇禎皇帝是言而無信的典型,常常是一會兒這樣說。一會兒那樣說。什麼金口玉言。和崇禎根本不搭邊。只要是惹出了麻煩,都是臣子的錯,皇帝大人是肯定沒錯的。崇禎現在要查鹽稅的問題。信誓旦旦的表示要一查到底,絕不姑息。但是,萬一追查到皇親國戚的身上,崇禎就有可能馬上改口。
為什麼?崇禎皇帝一向標榜自己至孝友愛,對自己的親戚都很好。萬一因為追查鹽稅,敗壞了自己友愛的名聲,他是肯定不幹的。什麼叫又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這就是!這樣的差事,也只有史可法才能上來搞一陣子了。反正,要是搞不好,被反擊了,葬送的也只有史可法。
果然,史可法到了揚州以後小積極調查鹽稅的事情。結果,還沒有拿到什麼證據,他在那邊,就已經被宣佈成最不受歡迎的人。當地的官員,故意疏遠他。當地的鹽商,更是暗中找人。想要收拾他。史可法雖然迂腐,卻不是笨蛋,意識到自身有危險,只好暫時停止了調查。但是,調查停止,他無法交差啊!他可是有皇命在身的!
沒辦法,史可法只好就近到南京來求助。結果,南京的各位官員。對於他的差事,並不是很熱心。你是北京的官員,我們是南京的養老官,我們能管什麼?何況,兩淮鹽稅的水太深,就算是南京鎮守太監張彝憲。都不敢貿然伸手,更不要說馬士英等人了。內閣和戶部踢出來的皮球,你讓我們接,當我們是傻子啊?
史可法心情鬱悶,就帶著史德威出來閒逛。他們從玄武湖的方向。順著護城河一路向長江走過來,不料正好遇到這場戰鬥。他們發現不對,想要退回去的時候,已經被虎賁軍的戰士包圍了。虎賁軍的狙擊小組,前出得非常的厲害。尤其是馮偉的狙擊小組,都直接跑到護城河邊上去了。結果。他們就將史可法和史德威給擒拿下來了。
“史可法,,這可是燙手的熱山芋啊”。
張準在內心裡自言自語。
從造反的角度來說,他應該毫不猶豫的殺了史可法。不能為己所用,當然不能為敵所用。但是,他做不到。他的心,還沒有冷酷到那樣的程度。史可法可以死在勤子的手中。可以死在起義軍的手中,但是,不應該死在他張準的手中。哪怕僅僅是憑藉清廉兩個字,張準都不忍心殺他。
“張海濱”。
張準忽然叫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