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4/4 頁)
有。
諸葛亮只是絕望地蹲在自家對面的山上,墨色的瞳孔深邃地眯起來,腦海裡閃過一幀幀美好的畫面彷彿像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的主角沒有旁人只有諸葛亮和黃月英。場景只是那個玉蘭花遮掩下的亭子。但在那度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讓他心尖又喜有甜,敵過了童年。
諸葛亮3歲母親章氏病逝,諸葛亮8歲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荊州劉表。
在這動盪的社會里,在無盡寂寞的時光裡諸葛亮一直在看書來填補心中的難過,久而久之便麻痺了,再久而久之就看開到聖人的境界。諸葛亮空餘還會練字、操琴吟唱。保持心靜如平的心態,在紅塵中一塵不染。蒼雲巔,閒觀日升月落幾度換;青崖間,笑看冬去春來複年年。
建安二年,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病逝;漢獻帝已從長安李傕手中逃出,遷到了曹操的許縣。諸葛亮此時已16歲,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樂毅比擬自己,當時的人對他都是不屑一顧,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幹。
建安四年夏,弱冠之年。兄長諸葛瑾投奔孫策。在諸葛瑾臨走的那一晚,諸葛瑾來到諸葛亮的房間,好心好意地問道:“弟願與兄否?”
而諸葛亮在房間裡撫琴,臉上是一種保持不變的平靜,良久才淡淡地回覆道:“兄長恐非吾不則明乎?”
諸葛瑾長嘆地離開房間,掩上門,心裡想:吾弟怕是不肯出山了。淡定自若就是諸葛瑾給自家弟弟的最好標籤。可惜,連兄長都沒見過自家弟弟活潑時候的樣子。
那年,諸葛亮隨隨便便地取字孔明。
後來,就遇到了黃月英。在他的印象中 ;第一眼的碰見並不是那天正堂前院採薄荷,彷彿那身影在一次街上見過。但tmd的記不起來了,記憶都模糊了。
或許在黃月英的眼裡,他諸葛亮就像孩子一樣,並不是那麼英明神武。
再後來,他天天登門拜訪,鎮上的人都流傳了這麼一句話:莫學孔明擇婦,正得承彥阿醜。
那麼令人無語的話,肯定是坐在茶館裡沒事幹的人,就像現在的一流八卦記者。英明的諸葛亮是不會理睬的。因為他現在想要的妹子能不能到手還成問題。
諸葛亮停止了回憶,否則這回讓他的心萬劫不復的。
諸葛亮怨到腳踢了一下石頭,雖然這樣很小家子氣……
突然聽見山下有人大聲驚叫:“牛驚了!牛驚了!”定睛一看,原來是山下拉碾子碾米的牛驚了,把碾盤中心的樁拉斷了,牛拉著碾磙在地上跑。諸葛亮望著牛拉的碾磙發呆。
突然,諸葛亮想起若在碾磙上安個架子不就可以坐人了。隨即復活的諸葛亮立馬回到窮廬,叫書童柳昂在屋中候著。
諸葛亮大家風範地提起筆,大膽細心地繪起圖紙。他的臉上充滿期待和信心的表情。
筆尖柔軟的毛觸碰到紙,墨色便暈染開來。畫完,諸葛亮擦了擦額頭上細細的汗,將紙交給柳昂,說:“去取木材來。”
柳昂拿著圖紙,看了一眼剛想走,卻又被諸葛亮叫住了。“記著,伐自家的桑樹,不要砍山上的了。”諸葛亮說完又揮揮手示意柳昂去。
可這次柳昂卻沒走,一直保留著剛剛的姿勢,看著諸葛亮。
“柳昂你怎麼還不走,快去快去。今天是大喜日子,得趕做!”諸葛亮心急如焚地站起來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