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活潑好動怎麼形容 > 第78章 欲蓋彌彰

第78章 欲蓋彌彰(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唐:吾父趙王李元霸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皇宮樂府琴手與歌女大明:躺贏公主,皇后求我做駙馬穿越大明:啟用木匠皇帝系統武瞾之謎:一代女皇的成長之路帶著美女闖三國帶著AI去穿越穿越原異界尋仙奇門故事匯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抗戰之烽火燃血中醫大師扁鵲沈家大小事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漢末浮沉書五胡明月雲堯長歌大唐:靈氣復甦,全民修仙!

十一月二十四,北京城。

或許是因為昨晚剛下過小雨,街頭的行人稀疏,往日熱鬧的商販也消失不見,顯得格外冷清。除了天氣不好,近來不斷傳來的“壞訊息”也是導致茶樓酒館生意清淡的原因之一。

大約十日前,北京城內著名的"山西公所"忽然遭到錦衣衛的突擊搜查。訊息尚未在市民中發酵,一條震驚全城的公告便傳遍了大街小巷:山西公所的後臺老闆私下勾結遼東的建州女真,已被錦衣衛人證物證一併拿下。此訊息一出,朝廷內外再次沸沸揚揚,尤其是那些來自山西的官員,個個心驚膽戰,深感大難臨頭。畢竟,那看似低調的"山西公所"在朝野間聲名顯赫,每逢佳節,山西籍的官員都會收到其背後的贊助者的"敬意",因此,許多官員對它格外"照顧"。與此同時,西部的宣府近來災禍連連,先是商家無故"歇業",接著各處軍營相繼出現叛亂跡象,彷彿暴風雨即將來臨。

這一連串的"噩耗"讓市民們惶恐不安,不少商家乾脆關門閉戶,躲在家中避風頭。不論心中有何想法,眾人的眼神還是不由自主地投向南邊的紫禁城,期盼天子能"臨危不亂",儘快平息這場牽動人心的危機。

...

...

乾清宮內的暖閣因未點燈,光線略顯昏暗。幾位身穿紅袍的大臣正襟危坐,面露緊張,室內的氣氛沉重。天子朱由檢穿著常服,臉色冷峻地坐在案後,修長的手指在奏摺上無規律地輕敲,久久不發一言。正如"後世"所記載,這群張家口堡的"晉商"確實與遼東的建州女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卻沒想到兩千裡之外的他們竟有"預知未來"的能力,提前在寧遠布兵,分散朝廷的注意力。皇太極的確棘手。

揉了揉微痛的太陽穴,收斂起心中的思緒,天子轉向面前神情凝重的大臣,緩緩開口:"畢自肅的奏摺各位已閱,面對當前局勢,朝廷該如何應對?"

說完,朱由檢不自覺地望向遼東,果然不負"滿清"開創者的稱號,即便遠在千里之外,仍能與宣府的商人內外呼應,給朝廷施壓。

"陛下,老臣愚見,攘外必先安內,整頓宣府刻不容緩。"

朱由檢話音剛落,暖閣中一位年逾六旬的老臣立刻起身發言,他的位置甚至比閣臣李國普還要靠前半步。此人正是不久前奉召回京的東閣大學士,曾任遼東督師,構築寧錦防線的"帝師"孫承宗。

"閣老之意是?"

"陛下,宣府乃邊疆要塞,此事至關重要,應以果斷之策,立即拘捕涉事之僚。”孫承宗神色嚴峻,語氣緊迫,銳利的言辭令在座大臣面露微妙之色。

大明立國已逾二百載,中央尚能維持,地方弊端叢生已久。當前建虜來勢洶洶,明眼人皆能看出其中的“陰謀”,這是要讓朝廷無法兼顧兩線作戰。

常言道,兩害相權取其輕。目前大明首要之敵是日益強盛的女真建虜,而宣府的局勢則顯得較為“平靜”。既然張家口堡的商人暗通建虜,將其一網打盡即可,若牽扯到所有相關官員,影響將不可估量。畢竟在京的山西官員,鮮有不受“山西會館”恩惠者。

有些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便是,宣府鎮掌握兵權的將領非京中那些頹廢的勳貴可比,更何況此事背後似乎還涉及皇族勢力。若採取強硬手段,宣府恐將永無安寧,稍有不慎,這九邊重鎮歸屬“朱”姓與否都成問題。

朱由檢輕輕點頭,面無波瀾,問:“兵部有何見解?”此言一出,暖閣內的眾人神色各異,戶部尚書畢自嚴更是微眯雙眼,眼中流露出一絲憂慮。

眾人皆知,天啟年間,孫承宗與王在晉便“不合”,常有分歧,甚至無法共事。此刻,孫承宗主張“攘外必先安內”,而執掌天下兵馬大權的王在晉又會如何應對?

建州女真已

目錄
萬魂書屋盜墓入獄,出獄不摸金去當導演?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