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東林再起〔下〕(第1/2 頁)
受到京城"輿論"的影響,即使不是朝廷休憩的日子,長安街上仍然人潮洶湧,許多國子監或書院的學生在各家僕人驚恐的眼神中穿梭。
偶爾有五城兵馬司的差役試圖上前阻止,就會被這些看似士人的讀書人厲聲喝退,完全沒有普通百姓面對差役時的怯懦。
由於遲遲未接到上級的命令,加上這些士子除了巡邏外,並無其他過分的行為,所以也沒有哪個不開眼計程車兵主動驅趕他們。
到了午後,平日冷清的長安街更加擁擠,激動計程車子似乎串通一氣,多數聚集在緊閉大門的"孫府"門外,讓府門前的少數僕人顫抖不已。
進入府中,身為東閣大學士的孫承宗彷彿對外界的"混亂"一無所知,正饒有興趣地在府中花園與幾位同窗好友品茶賞花。
"帝師,"劉鴻訓身穿常服,沉思片刻,將手中的茶盞輕輕放在一邊,憂慮地說,"錢龍錫進京可是引起了不小的風波,除了東林的官員,連朝中一些官員也私下裡去拜訪他。"
對於近幾天京城裡沸沸揚揚的"東林進京",紫禁城裡的天子雖然沒有反應,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這些"帝黨"可以視而不見,心中自然焦急。
聽到這裡,孫承宗平靜的神情也漸漸收斂了嘴角的微笑,點頭表示預設,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一絲沉重。
嚴格來說,他也勉強算是"東林"的一員,只是因為他與天啟皇帝的師生關係,才倖免於當年權傾朝野的魏忠賢的"清洗"。
作為當年"眾正盈朝"的一員,孫承宗深知這些滿口仁義道德的正人君子背後的真實面目,也知道如果讓他們再次"執政"將會帶來什麼。
如果說早期的"東林黨"還是一群心繫國家,希望整頓吏治的能臣幹吏,那麼現在的"東林黨"已經變成了一群只知道排除異己,以滿足個人仕途野心的"亂臣賊子"。
不提遠的,就說最近"輿論"背後的始作俑者,錢龍錫的仕途平平,個人能力也一般,但他力排眾議,推薦名不見經傳的袁崇煥擔任遼東巡撫,根本原因就是為了讓"東林"插手遼鎮。
"薩爾滸之戰"後,長期深居簡出的萬曆皇帝立即啟用熊廷弼,委任他為遼東經略。
熊廷弼在遼鎮任職多年,智勇雙全,無疑是遼東統帥的理想人選。但由於他出身“楚黨”,且無人能約束他,朝中的“東林黨”便聯手反對他辭職歸鄉。即使在遼瀋失守後,天啟皇帝再次任命熊廷弼為遼東經略,東林黨的官員們依舊不消停,他們推舉內閣首輔葉向高的得意門生王化貞為遼東巡撫,以此牽制熊廷弼。
由於經略與巡撫之間的不合,面對女真大軍的猛烈進攻,作為遼東重要據點的廣寧幾乎毫無防禦就被攻佔。自此,天啟皇帝意識到“東林誤國”,開始反駁曾經支援他上位的東林官員。東林黨也因此逐漸淡出遼東戰局,直到袁崇煥上臺。
“稚繩兄”,見孫承宗沉默,李國普接著說:“聽說南直隸那邊,也有朝臣開始為東林黨發聲了。”
“如果南直隸動亂,這後果……”
李國普沒把話說完,只是深深地嘆了口氣,滿臉憂慮。
大明有兩京十三省,但大部分賦稅來自南直隸,可以說,南直隸幾乎控制了大明的經濟命脈。更重要的是,南直隸一直是豪紳富商的“自留地”,也是東林官員的大本營。這些“東林黨”一面是朝廷的要員,一面是富有的世家大族。
"錦州大捷"完全歸功於天子的策略佈局,對將領們的獎賞也是"合情合理"。然而,錢龍錫卻選擇在這個敏感時刻高調進京,這無疑展示了"東林黨"的立場。如果再深入思考,或許遼鎮的將門世家已經"依附"了這些東林官員,才使得錢龍錫站出來為他們發聲。
"稚繩兄,不如我們勸告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