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嬰幼兒貧血狀況屬於什麼公共衛生問題 > 第98章 武器署

第98章 武器署(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唐:吾父趙王李元霸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皇宮樂府琴手與歌女大明:躺贏公主,皇后求我做駙馬穿越大明:啟用木匠皇帝系統武瞾之謎:一代女皇的成長之路帶著美女闖三國帶著AI去穿越穿越原異界尋仙奇門故事匯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抗戰之烽火燃血中醫大師扁鵲沈家大小事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漢末浮沉書五胡明月雲堯長歌大唐:靈氣復甦,全民修仙!

崇禎元年,正月十三。

除夕的熱鬧已成過往,市民們在歡慶後漸漸迴歸日常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然而,近幾日,京城流傳起一件趣聞,給平淡的日子帶來些許談資。

福王朱常洵上書天子,懇請接母妃回洛陽頤養,以盡孝道。起初,朝廷內外都認為朱常洵行為古怪。自朱元璋建立大明以來,從未有過此類先例。

人們原本預測天子會直接駁回這封奏摺,然而出人意料,天子選擇擱置,態度令人費解。奇怪的是,那些常常掛在嘴邊"祖制"的朝廷監察官員對此保持沉默,未對朱常洵發起攻擊。

市井間的百姓對此議論紛紛,試圖揣摩天子的意圖...

...

...

深居輿論漩渦中心的朱由檢無暇顧及京城的"風起雲湧"。此刻,他正由御馬監提督曹化淳和司禮監執筆太監王承恩陪同,帶領騎兵隊伍前往西山。昨晚,受命整頓神機營的右都御史李邦華稟報,已為武器署選好新址。

他們馳騁大約一個半時辰,穿越廣闊田野,來到南麓山脈腳下的山谷,這裡三面環山,與世隔絕,只有一個出口,已有許多錦衣衛在此等候。

朱由檢未理會行禮的錦衣衛,策馬登上附近的山坡,眺望遠方。

原本寂靜的山谷如今"別有洞天",不僅人聲鼎沸,塵土飛揚,還有眾多手持武器計程車兵嚴陣以待。看他們的服飾,是負責京城防衛的京營士兵,而非京城五城兵馬司。

早在朱元璋在南京稱帝時,便設立武器署,專司火器與冷兵器製造。朱棣平定內亂,遷都北京後,也在京城設立了武器署,負責火器生產。

由於明朝特有的"工匠制度",武器署的工匠逐漸減少,火器製造的重任轉至"王恭廠"。

火藥乃國之利器,因此王恭廠當初選址於京師,便於管控。然而,或許因年代久遠,疏忽維護,或有人惡意縱火,去年五月,"王恭廠"這顆火藥桶終告引爆,史稱"天啟大爆炸"。此災難不僅重創京城民眾,更使王恭廠庫存的大量火藥與兵器毀之一炬,削弱了軍隊實力。於是,當右都御史李邦華整頓神機營之際,朱由檢下令重建兵工廠。

"曹侍郎,兵工廠何時能落成?"

朱由檢騎在高頭大馬上,俯瞰寬闊的山谷,壯志滿懷,這裡將變成大明的"軍械重地"。面對遼東戰場的連敗,即使有諸多原因,但也暴露了女真敵軍的強大力量。為儘快縮小與女真的戰力差距,朱由檢寄望於普及火器,實現"火力平等"。

"稟陛下,依李大人和徐大人的估算,還需兩三個月……"

御馬監提督立即回應。雖皇帝已撥專款用於新兵工廠建設及招募民工,但新廠規模遠超王恭廠,短期內難以竣工。

"銀兩是否足夠?"

儘管進度稍顯緩慢,朱由檢明白不能操之過急,畢竟此時的大明並非日後的"建設狂魔"。

"稟殿下,目前籌建兵工廠的銀兩尚足,但日後購買火炮、招募工匠恐怕還需花費……"

司禮監的王承恩聞言,不禁咂舌,面露憂慮。為建兵工廠,皇帝慷慨解囊一百萬兩,但聽曹化淳所言,似乎還不夠?

雖然依靠抄沒張家口堡富豪的財產,皇帝的內庫還算"豐厚",但也需精打細算。不過,朱由檢對此並不擔憂,新建兵工廠關乎大明未來的命運,絕不能掉以輕心。

"殿下……"

不知過了多久,司禮監的低語讓朱由檢從遠方的山谷中收回視線。

"臣等參見殿下。"

見皇帝回神,紅袍加身的李邦華和不久前單獨面聖的徐光啟一同上前施禮。他們身後,還有兩位四十左右的中年人,也一同行禮。

"愛卿免禮。"

目錄
沖喜嫁給廢世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