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嬰幼兒貧血狀況屬於什麼公共衛生問題 > 第77章 女真侵犯邊境

第77章 女真侵犯邊境(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唐:吾父趙王李元霸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皇宮樂府琴手與歌女大明:躺贏公主,皇后求我做駙馬穿越大明:啟用木匠皇帝系統武瞾之謎:一代女皇的成長之路帶著美女闖三國帶著AI去穿越穿越原異界尋仙奇門故事匯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抗戰之烽火燃血中醫大師扁鵲沈家大小事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漢末浮沉書五胡明月雲堯長歌大唐:靈氣復甦,全民修仙!

同一天,距離宣府鎮兩千餘里的寧遠城也籠罩著緊張氣氛。新任遼東巡撫畢自肅在文武官員的陪同下登上城牆,俯瞰遠方天際線上隱約可見的黑影。

自從瀋陽和遼陽兩座遼東重鎮被女真人佔領後,明朝在遼東的攻勢轉為防守。廣寧城失陷後,朝廷在遼東的統治幾乎終結,而女真人則趁勢將勢力擴充套件到遼西,利用從廣寧掠奪的糧食和物資穩定了國內的動盪局面。

如今,朝廷在山海關以東僅剩錦州和寧遠兩座要塞。

在低垂的天空下,伴隨著刺骨的寒風,天際線上的黑影愈發密集,微弱的嘈雜聲傳入城牆上的眾人耳中。

女真大軍再次出征!

或許是意圖向城內的明軍展示威勢,遠處的敵軍行進緩慢卻給人以巨大的壓迫感,密集如蟻群,鋪天蓋地而來。

號角的悠揚與士兵的咆哮在耳邊迴盪,使得眾人彷彿置身冰窟。尚未從之前的慘烈戰鬥中完全恢復的寧遠城,難道又要遭受新的浩劫?

"總督,"一位身材壯碩、面龐帶有異族特徵的將領帶著疑惑開口詢問,"這些建奴是不是失去了理智?"

他名叫滿桂,祖先曾是明朝招降的蒙古人,世代居住在宣府。幾年前因得到“帝師”孫承宗的賞識,被帶到遼東,如今已成為遼東地區屈指可數的勇猛將領。

"沒錯,難道皇太極那個女真大汗覺得自己在寧遠城外丟了顏面,非要找回場子不可?"畢自肅還沒來得及回應,旁邊的副總兵祖大壽便介面道。他與城頭上的那些“外鄉人”不同,祖祖輩輩都是這裡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早在宣德五年,寧遠城初建之時,他的祖先便帶著全家定居於此,繁衍生息。

歷經兩百年的發展,他們家族已成為寧遠城乃至整個遼東地區首屈一指的“將門”,地位顯赫。

"怕什麼,跟他們決一死戰就是了。"

"這次,一定要讓皇太極有去無回。"

或許是前幾天的“大勝”還歷歷在目,或者是最近隨同遼東巡撫一起運到寧遠城的軍餉起了作用,城頭上計程車氣頗高,紛紛議論著建奴此刻發動戰爭的意圖。

...

畢自肅,這位一直保持沉默的遼東巡撫,終於沉聲問道:"城外的探子有沒有提前報告女真大軍全軍出動的訊息?"

"回總督,沒有。"

滿桂連忙拱手回答,他在遼東與畢自肅共事多年,深知這位文官的才智和戰略遠超近期備受矚目的“袁崇煥”。

"嗯..."

聽到答覆,畢自肅點頭表示理解,臉上的疑惑略有緩解,似乎安心了一些。

"那麼這群敵人究竟想幹什麼呢?"祖大壽聞言低語,臉上依然寫滿了困惑。

此刻,遠方地平線上的黑影已經完全映入城頭眾人的眼簾。建奴的軍隊規模並不龐大,大約只有一萬人,隊形散亂,顯得雜亂無章,頗似烏合之眾。

自從努爾哈赤遷都瀋陽,他麾下號稱“滿萬不可敵”的女真八旗便從赫圖阿拉出發,駐紮在遼陽城和瀋陽城這兩座遼東重鎮。而鄰近的廣寧城,則由少量女真精銳帶領近年來收編的蒙古人和從遼東招募的漢民防守。

觀察當前的情勢,寧遠城外的暗影很可能就是廣寧城中聚集的“雜牌軍”。理解了這一點,城牆上計程車兵們紛紛振作精神,只要不是全部的女真部隊來襲,他們依靠城頭的火炮就能安然無恙,不至於陷入被動。

畢自肅忽視耳邊的低語,環視一圈戒備森嚴的將士,滿意地點點頭:“儘管城外的敵人不超過一萬,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傳令全軍,保持高度警惕,以防萬一。”

畢竟,這是敵軍侵犯,儘管數量和戰鬥力都無法與當年皇太極統率的女真精兵相提並論,但也絕不能掉以輕心。

目錄
沖喜嫁給廢世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