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嬰幼兒貧血狀況屬於什麼公共衛生問題 > 第55章 張家口堡

第55章 張家口堡(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唐:吾父趙王李元霸大明:開局我跟朱元璋談人丁稅皇宮樂府琴手與歌女大明:躺贏公主,皇后求我做駙馬穿越大明:啟用木匠皇帝系統武瞾之謎:一代女皇的成長之路帶著美女闖三國帶著AI去穿越穿越原異界尋仙奇門故事匯魂穿三國,成為最強前夫哥?漢末三國:大哥,看這大好河山抗戰之烽火燃血中醫大師扁鵲沈家大小事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漢末浮沉書五胡明月雲堯長歌大唐:靈氣復甦,全民修仙!

從京城西安門出發,向西行不過四百里,便能抵達九邊重鎮之一的"宣府鎮"。

宣府鎮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至關重要。自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宣府鎮與大同鎮互為犄角,共同承擔起守護京師、抵禦蒙古達子的重任。

早在洪武年間,魏國公徐達受命在此修建長城,到了宣德年間,又在離宣府不到十里之處築起城堡,定名為張家口堡。

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張家口堡曾是長城防線上的重要軍事城堡,被譽為"武城",雄踞北疆。

然而,隨著北方絲綢之路"張庫大道"的興盛,張家口堡的軍事角色逐漸被商貿功能取代。

到了隆慶年間,朝廷與蒙古土默特部領袖俺答汗達成和議後,張家口堡理所當然地成為首批開放"互市"的地方。

之後,儘管朝廷對蒙古的"互市"政策時有調整,但張家口堡的地位始終穩固,繁榮異常。

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早在建國初期,這裡便吸引了不少天生追求利潤的商人與蒙古人交易,並在此紮根生活。

尤其以“範氏”一族最為顯赫,即使在“蒙古行商”遍地的時期,他們的崇高地位也未曾動搖分毫。

尤其是近幾年,朝廷下令“封閉市場”,中斷與蒙古部落的貿易後,“範氏”在城中的聲望更是如日中天。

初次來到張家口堡的人,看到那明顯超越常人的府邸,無不驚訝,私下向當地人打聽,卻只得到含糊其辭的答案。當地居民對他們的發跡歷史諱莫如深,無人敢深入探究。

詢問的人多了,有些好奇的百姓便謹慎地透露,城中的“範氏”自建國之初就在此地生活,傳承至今已是第七代,家主範永鬥執掌大權。

範永鬥年輕時也曾研讀詩書,卻未取得任何功名,成年後便接手家族生意。

得益於家族在山西乃至邊疆的廣泛商業網路,即使是宣府城的權貴也對他以禮相待。近年來,遼東建州的威脅日益嚴重,範永鬥在張家口的地位更加舉足輕重。

每當有人追問範永斗的地位為何與遼東建州相關,當地居民都會面色一變,留下疑惑的行商小販,匆忙離去,不願過多停留。

此刻,名聲顯赫的範永鬥正坐在書房裡,滿面憂慮,一言不發。

...

...

"三拔,信你也讀過了,你有什麼看法?"

短暫的靜默後,案牘後的範永鬥輕咳一聲,抬頭看著與自己有幾分神似的長子,疲倦的聲音中透著一絲焦慮。

儘管他在商場摸爬滾打多年,能在各方勢力間遊刃有餘,使家族勢力膨脹數倍,但面對當前的局面,範永鬥仍感困惑,只能寄希望於面前的長子,期望他能提供一些真知灼見。

畢竟,這個長子雖然學業無成,但從幼年開始就表現出“智慧”的一面,他的許多策略都離不開長子的“指點”。

"父親不必過於擔憂。"

"我們介休範氏結交的將領無數,山西境內有多少人受過我們范家的恩惠,哪怕真的有些許波動,也瞞不過我們的眼睛。"

聽到這話,被稱為“三拔”的浪蕩公子哥放下了手中的玩物,臉上浮現出一絲不屑的微笑。

"就算那些錦衣衛的密探真的找到了什麼線索,也只是那些蒙古行商膽大妄為罷了,與我們範氏何干?"

看到父親仍然有些憂慮,公子哥連忙補充道。

他們介休範氏的影響力遠超山西,甚至在京師也有不少關係,更不用說背後還有七大家族與他們同舟共濟。

包括范家在內,整個山西境內的顯赫人物有王登庫、靳良玉、王大宇、梁家賓、田生蘭、翟堂、黃永發等,他們背後勢力深遠,手腕通天。如果逼

目錄
沖喜嫁給廢世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