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權謀殘酷!呂后廢黜王陵立諸呂為王鞏固呂氏家族鐵腕統治(第1/3 頁)
106、劉邦駕崩,太祖之爭與傳承的紛爭
劉邦去世後,呂后擔心諸將對新皇帝態度不好,認為他們習慣於和劉邦作為平民一起戰鬥,現在要北面為臣,必然會不滿。她認為現在必須對待新皇帝周到,不能盡族滅之,否則會動搖天下的穩定。有人聽到了這個訊息,並向酈將軍彙報。酈將軍前去會見審食其,警告說如果真要誅殺諸將,天下將會陷入危險之中。
陳平和灌嬰率領十萬軍隊守滎陽,樊噲和周勃率領二十萬軍隊平定了燕和代,一旦聽到新皇帝去世的訊息,諸將必然會聯手回來攻擊關中。大臣內部背叛,諸侯外部反叛,我們不能坐等滅亡。審食其回去向呂后報告,於是決定延遲發喪,並大赦天下。
盧綰聽說劉邦去世後,逃到匈奴。
劉邦的葬禮在丙寅進行,他的太子被立為皇帝,至聖皇帝的廟號被賜予給高皇帝。太子繼位後成為孝惠帝。各郡和諸侯被命令建立劉邦的廟宇,並按照每年的時令進行祭祀。
在孝惠帝五年,他懷念劉邦在沛地的憂樂時光,將沛宮作為劉邦的原始廟宇。之前劉邦教給的百二十個兒童歌唱團,都被編成吹奏樂曲,如果有人離開,就會及時補充。
劉邦有八個兒子:長子齊悼惠王肥,次子孝惠王,是呂后的兒子,三子趙隱王如意,是戚夫人的兒子,四子代王恆,後來成為孝文帝,是薄太后的兒子,五子梁王恢,呂太后時被遷為趙共王,六子淮陽王友,呂太后時被遷為趙幽王,七子淮南厲王長,八子燕王建。
這段文字以簡潔的方式記錄了劉邦去世後的動盪時期,以及呂后和審食其之間的政治紛爭。呂后擔心諸將對新皇帝的態度,希望透過不誅滅諸將的方式維持天下的穩定。文章也提到了陳平、灌嬰、樊噲和周勃等人的重要角色,他們在平定內亂和外敵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此外,讀者還了解到劉邦有八個兒子,他們的命運和地位也受到關注。這段文字讓人對政權傳承和權力之爭產生了興趣,激發了對劉邦這位偉大歷史人物的思考和探索。
107、權謀與殘忍:呂后與戚夫人的鬥爭
根據如下內容寫一篇讀後感。
在高祖在世時,呂后是他的小妾,生下了孝惠帝和女兒魯元太后。高祖後來寵幸定陶戚姬,並生下了趙王如意。孝惠帝為人仁弱,高祖認為他不像自己,常想廢太子,立戚姬的兒子如意為太子,認為如意更像他自己。
戚姬被寵幸,常常隨高祖去關東地區,日夜哭泣,想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呂后年紀大了,常常留守,很少見到高祖,關係愈發疏遠。如意繼位成為趙王后,幾經周折,太子才得以不被廢黜。
呂后為人剛毅,幫助高祖統一天下,許多被誅殺的大臣都是有呂后的推動力。呂后的兩個兄弟都是將領。長兄周呂侯去世後,其子呂臺被封為酈侯,子產被封為交侯;次兄呂釋之被封為建成侯。
高祖崩逝於長樂宮,太子繼位為帝。這時,高祖共有八個兒子:長子肥(與孝惠同母異父),封為齊王;其餘都是孝惠的弟弟,戚姬的兒子如意被封為趙王,薄夫人的兒子恆被封為代王,其他宮女的兒子分別被封為梁王、淮陽王、淮南王和燕王。高祖的弟弟交被封為楚王,兄子濞被封為吳王。除了劉氏的功臣番君吳芮的兒子臣被封為長沙王。
呂后對戚夫人及其兒子趙王恨之入骨,命人抓捕戚夫人,同時召見趙王。使者三次回報,趙相周昌告訴使者:“高帝託孤給臣趙王,趙王年幼。我聽說太后怨恨戚夫人,想召見趙王並殺死她,我不敢讓王去。王自己也生病了,不能遵循詔命。”呂后大怒,派人召見趙相。
趙相到了長安,又派人召見趙王。趙王過來時,還沒到達。孝惠帝慈悲仁愛,知道太后發怒了,自己去迎接趙王,和他一起進宮,自己護著他的起居和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