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禮法與權力鬥爭:魯國曆史上的變革與悲劇(第1/3 頁)
229、禮法與權力鬥爭:魯國曆史上的變革與悲劇
武公九年春天,武公與長子括、少子戲前往西周朝見周宣王。宣王喜歡戲,打算立他為魯國太子。周朝的樊仲山父勸諫宣王說:“廢長立幼,不合乎禮;不合乎禮,必然違抗王命;違抗王命,就一定要受到懲罰:所以釋出命令不能不合乎禮。命令不能執行,政治就不能建立;命令雖然執行但不合乎禮,百姓就會拋棄上級。下面的事奉上面,年少的事奉年長,這是禮順之道。現在天子冊立諸侯,卻立年少的,這是教民違背禮義。如果魯國聽從這樣做,其他諸侯紛紛效仿,王命就將受到阻塞;如果不聽從而加以誅殺,這是自己誅殺王命。誅殺也會出錯,不誅殺也會出錯,大王要好好考慮。”但宣王不聽,最終還是立戲為魯國太子。夏天,武公回國後去世,戲繼位,就是懿公。
懿公九年,懿公的哥哥括的兒子伯御與魯國人合力攻打懿公,將他殺死,然後立伯御為君。伯御登位十一年,周宣王討伐魯國,殺死國君伯御,詢問魯國公子中誰能遵循禮法順從諸侯,準備立他為魯國後繼之君。樊穆仲推薦說:“魯懿公的弟弟稱,他恭敬明神,尊敬長輩;辦理政事執行刑罰,一定先請教先王的遺訓,再諮詢穩重可靠的人;不干預不該問的事,不冒犯他人。”宣王說:“好,他能夠教化治理百姓。”於是將在夷宮立稱為國君,就是孝公。從這時候起,諸侯多數背叛周王命。
孝公二十五年,諸侯背叛周朝,犬戎殺死幽王。秦國開始列為諸侯。
二十七年,孝公去世,兒子弗湟繼位,就是惠公。
惠公三十年,晉國人殺死他們的國君昭侯。四十五年,晉國人又殺死他們的國君孝侯。
四十六年,惠公去世,長子息代理國事,行使國君權力,就是隱公。原先,惠公的正妻無子,他的一位賤妾聲子生下兒子息。息長大後,為他娶了宋國的女子。宋女來到魯國後非常受喜愛,惠公便奪為己有,與她生子允。後來冊立宋女為夫人,以允為太子。惠公去世後,因為允年紀還小,魯國人共同讓息代理國政,沒有提及即位之事。
隱公五年,在棠地觀看捕魚。八年,與鄭國交換天子的太山封地祊和許田,君子譏諷此事。
十一年冬天,公子揮討好地說:“百姓都希望您登位,您就順理成章地繼位吧。我願意為您殺掉子允,讓您成為國君。”隱公說:“有先君的遺命。我因為子允年幼,所以代他執政。現在子允已經長大了,我正打算修建菟裘之地以便養老,將政權交給他。”揮擔心子允得知此事後會反過來懲罰他,於是反過來向子允誣陷隱公說:“隱公想獨攬大權,趕走您,您得多加小心。我願意為您殺死隱公。”子允答應了。十一月,隱公祭祀鍾巫,在社圃齋戒,住在蒍氏家中。公子揮派人殺死隱公於蒍氏家中,立子允為君,就是桓公。
這篇文章講述了魯國從武公到桓公時期的歷史變遷。這段歷史見證了禮法的衰落、權力鬥爭的殘酷以及諸侯國的背叛。故事以魯國曆代國君的更迭為線索,揭示了禮法在統治者心中地位的淪喪,以及由此導致的王朝衰敗和社會動盪。
武公時期,周宣王偏愛少子戲,欲立他為魯國太子。然而,樊仲山父深知廢長立幼不合禮法,勸諫宣王三思。遺憾的是,宣王並未聽從勸告,最終導致魯國內亂。懿公九年,懿公被其兄括的兒子伯御與魯國人合力殺害,禮法再次受到踐踏。周宣王伐魯,殺死伯御,欲立遵循禮法的公子為君,卻未料諸侯多數背叛周王命,禮法愈發得不到尊重。
隨著孝公、惠公、隱公、桓公等歷代國君的更迭,魯國內亂不斷,國家政治動盪,百姓苦不堪言。在此過程中,秦國開始崛起,成為諸侯國中的一股強大勢力。而晉國則陷入殺君篡位的惡性迴圈,國家政治風氣日益敗壞。這些事件不僅揭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