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第3/4 頁)
雨,每到夏秋,洪水泛濫,種矮稈莊稼會淹死,只能種高粱,因為高粱的稈很。那時人口稀少,土地寬廣,每到秋天,一出村莊就是一眼望不到邊緣的高粱。在 我爺爺 和 我奶奶 那個時代,雨水更大,人口更少,高粱更多,許多高粱稈冬天也不收割,為綠林好漢們提供了屏。於是我決定把高粱地作為舞臺,把抗日的故事和愛情的故事放到這裡上。後來很多評論家認為,在我的小說裡,紅高粱已經不僅僅是一種植物,而是具有了某種象徵意義,象徵了民族精。確定了這個框架後,我只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就完成了這部在新時期文壇產生過影響的作品的初。
《紅高粱》源自一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我所住的村莊的鄰。先是遊擊隊在膠萊河橋頭上打了一場伏擊戰,消滅了日本鬼子一個小隊,燒毀了一輛軍車,這在當時可是了不起的勝。過了幾天,日本鬼子大隊人馬回來報復,遊擊隊早就逃得沒有蹤影,鬼子就把那個村莊的老百姓殺了一百多口,村子裡的房屋全部燒。
《紅高粱》塑造了 我奶奶 這個豐滿鮮活的女性形象,並造就了電影《紅高粱》中的扮演者鞏。但我在現實中並不瞭解女性,我描寫的是自己想像中的女。在30年代農村的現實生活中,像我小說裡所描寫的女性可能很少, 我奶奶 也是個幻想中的人。我小說中的女性與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女性是有區別的,雖然她們吃苦耐勞的品格是一致的,但那種浪漫精神是獨特。
我一向認為,好的作家必須具有獨創性,好的小說當然也要有獨創。《紅高粱》這部作品之所以引起轟動,其原因就在於它有那麼一點獨創。將近二十年過去後,我對《紅高粱》仍然比較滿意的地方是小說的敘述視角,過去的小說裡有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而《紅高粱》一開頭就是 我奶奶 、 我爺爺 ,既是第一人稱視角又是全知的視。寫到 我 的時候是第一人稱,一寫到 我奶奶 ,就站到了 我奶奶 的角度,她的內心世界可以很直接地表達出來,敘述起來非常方。這就比簡單的第一人稱視角要豐富得多開闊得多,這在當時也許是一個創。
有人認為我創作《紅高粱家族》系列作品受到了馬爾克斯的影響,這是想當然的猜。因為馬爾克斯的作品《百年孤獨》的漢譯本1985年春天我才看到,而《紅高粱》完成於1984年的冬天,我在寫到《紅高粱家族》的第三部《狗道》時讀到了這部了不起的。不過,我感到很遺憾‐‐為什麼早沒有想到用這樣的方式來創作呢?假如在動筆之前看到了馬爾克斯的作品,估計《紅高粱家族》很可能是另外的樣。我認為,像我這種年紀的作家毫無疑問都受到了西方文學的影響,因為在80年代以前中國是封閉的,西方文學發生了哪些變化,有哪些作家出現,出現了哪些了不起的作品我們是不知道。改革開放以後大量的西方文學被翻譯進來,我們有一個兩三年的瘋狂閱讀時期,這種影響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從而不知不覺地就把某個作家的創作方式轉移到自己的作品中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