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2/4 頁)
條街自鍾阜門入經儀鳳門出,進南京城後。一直是大路,到了個丁字路後。便轉入了小路,這條小路直達獅子山下,獅子山下的村口,已經有些人頭在攢動,遠遠就聽到有人在喊“東家回來了!東家回來了!”
自張科家僕過來報信後,王動宅子裡就熱鬧上了,個個坐臥不安。張萍這會倒是有點羞暱,鏡子前又照了一下,看看頭上的釵子歪了沒,這龍山窯場新出的鏡子。外面賣百兩銀子。妞妞倒是剛睡下,張萍又去把她弄醒了,小丫頭哭了幾下就收聲了。張晉湘在書房裡坐著,雖然也有些激動,畢竟兒子女婿離家快兩年了。張馬氏在吩咐廚房煮涼茶,天熱,長途跋涉,喝點涼茶去心火;廖柱已經命人趕快去燒熱水,雖說這天冷水沖澡沒事。但還是溫水好些。長途疲勞,不可貪那水涼快而驚;孫強一干護衛。倒是沿著路迎了出去,看看有什麼輜重行李要幫忙不。鄭賜得了訊息就跑到村口去了,王動這個姑夫可是他心中的偶像。
打頭看到的是幾個騎馬的護衛,然後便是王動,張浩等人,接下來是十多輛馬車,這馬車倒是希罕,兩匹馬拉個悶棺材似的車廂。僕僕風塵,一行人還是蠻精神地。
回家了,回到家了,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狗窩。
王倩出門的時候,王國忠可是早早就交待了好地,不只是要跟著王動去中國見識一番,更重要的是,要跟著王動。丫頭倒是個機靈地人,自己對著西洋事物熟悉,跟著王動後,馬上就和劉秀珠和綠柳混熟了,到了占城,因為年齡差距不大,與和占城的郡主混成了個姐妹。和米蘭的關係就不用多說了,她是最好的翻譯,米蘭也是喜歡王倩這個漢人小妹,私底下,問了她不少漢人的習俗。
船到長樂後,王倩沒有跟著王動去夷洲,而是呆在了鄭和行營裡。在長樂,王倩這幫從西洋回來的海外僑胞們,第一次見識到了中國的城鎮的風貌。特別是港口碼頭,船桅如林,這種場面還是很震撼的。
陸路北上,王動等人的才藝又理進一步地顯現了出來,方中指點他們見識了蘇浙的一草一木,清塵道長則向他們介紹太上老君的種種故事,蔣武總是開朗笑迷迷的不大出聲,在中國的瀟灑又回來了,廖管家一路地安排住宿,更是細緻入微,劉鷹不大笑,總是有點神出鬼沒,早起也能看到他,半夜推開窗也能看到他,護衛們就更不必說了,一路來,山餚野味吃個不停。
王動還是這幫人中的核心,到哪都能講出一大堆的故事,更特別的是,他與這一大群人的關係。粗粗一看,外人沒有一個能看出他是主人,是這幫人中地老大。
西洋番人育地早,十二三歲性通的不少,漢人家裡雖然管教地嚴些,但十四歲這種年齡也是談婚論嫁的時候了。王倩的一顆心,還真的撲到王動身上去了。
杭州是王倩見到的中國的第一個大城市,到了西子湖畔,楊柳絲絲,湖心微波,漁娘唱晚,白堤之上,淺草新綠,黃垂髫,此情此景,終於讓這些海外漢人體會到了,為什麼他們的父輩祖輩談著中國,談起中國的大好河山,總是一付怡然自得的樣子,還有他們的老師們,老師嘴裡的西湖西子,斷橋往事,可真的鮮活的展現在了他們的面前。
蘇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之美,在於江南人家的情致雅趣。池邊樓臺,香茗書卷,與之相校,西洋真是生番。車隊入京城,眾人昏昏欲睡,王倩則是睜大了雙眼,她要把這大明朝都映到自己的海里,這就是父親嘴裡提及的京師。城高不可仰視,城遠不見盡頭。當你看慣了木腳屋,然後看到眼著聳著一座神話中的大城。城頭旗幟飛揚,門口列兵設崗,大路上接二連三,摩肩接踵。沒有番人萎頓的表情,沒有雞犬相聞,更是看不到了赤身行的男男女女。
路是石頭輔的,屋子真是高大,行人往來而有禮數,街上店輔多過林子裡的樹。在長樂就覺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