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1/4 頁)
船邊上,有三條正在下沉另有三條被打散打碎,有四條逆風回頭而逃。
接舷戰一點意思都沒有,鄭政這邊根本沒有想上對方船的意思,因為倭船上也是靜悄悄的,船上已經沒人了,早早的跳了海了,這離釣魚島近,本來這一帶倭寇也是很熟悉的,也許下了水還能逃出一條命,留在船上一定是死定了。
一個時辰之後,另一隊船也回航了,四條逃出戰場的倭船,與他們迎頭相撞。早就被打破了膽的倭寇起了一次自殺式的衝撞,直接被打沉兩條船,另兩條還真有機會與短兵相見,結果女牆後的水師槍兵,居高臨下,幾排槍一打,基本都趴甲板上不動了。船被接管,俘虜綁成一串棕子。
倭寇倒也老實,主要是因為這邊上船的很多都是西洋的番人,又黑又瘦,長的與東洋鬼子顯然不大一樣,與明朝人也不一樣,倭寇還真有被嚇到的。特別是幾個古裡木瓜,也就有點眼白和白牙,張嘴又是他們聽不懂的鬼叫聲,把倭寇唬的一愣一愣的。
這次水戰打的太爽的,切肉一船,整個鄭政的水師,除了一條船被倭船撞了一下以外,基本沒什麼損失,有名炮兵運炮彈時被砸傷了腳,還有幾個燙傷。此役擊沉倭船九條,擊傷五條,抓獲倭寇共計四十三人。這一戰證明了王動提出的以火炮為主要攻擊手段的遠端打擊時代的到來,鄭政則成了這一理論的最早實踐。
………【第六三節 杭州試菜】………
按海軍的實力來說,這會全世界鄭和的水師無疑是最強的。
同是在十五世紀,開始的時候明朝海軍排第一,如果從造船的本事上講,整個十五世紀,明朝都是第一。但從海軍的實力來說,到了後期,歐洲國家的海軍就過了明朝。因為他們的海軍已經進入到了熱兵器時代,把火炮和船結合了起來,而後期明朝的水師,還是玩的是陸戰模式,船扮演更多是運輸工具的角色。
從槳船到帆船,中國人走在了前面,在火器應用和海戰戰術方面,《海國圖志》提出了御近海、固海岸、嚴城守的三層防禦思想,最終只是靠陸戰來搞定海上的問題,顯然是落後的理論。
鄭政的水師打贏了倭寇,這在海戰史上是一次突破,海戰決定性的攻擊手段是火炮,是炮戰,而且,滄海船配備8門火炮,靈活機動。這場海戰之後,王動開始和鄭政坐下來,研究一下軍艦的級別和配置問題。更重要是炮位,船頭,船尾,船兩側,一層炮,兩層炮,還是三層炮。接下來又是炮固定的問題,幾門炮一起開對船的龍骨是個極大的考驗,這次海戰是一次考察也是一次檢驗,需要總結的東西很多。
後世有的國家將風帆艦船依排水量的大小和火炮的多少分為六級。一至三級稱為戰列艦,排水量在1000噸以上。在三層或兩層甲板上裝火炮70120門。四、五級稱作巡洋艦,排水量500750噸,在兩層甲板上裝火炮4064門。第六級被稱作輕巡洋艦,排水量約300噸,在單層甲板上裝火炮630門。
不過這些對王動來說有點小兒科了,明朝地大船隨便拉條出來都是戰列艦級的。他們討論定下,滄海船這種1000料左右小過1000噸的就定為“祥”級,名為驅逐艦,鄭和水師中數量最多的是1500料的戰船。大致級排水量1000噸,定為“繁”級輕巡洋艦。鄭政已經有了“繁星”“繁塵”兩條;接下來的2000料座船級別定為“凡”級,為巡洋艦。馬船級別5000料定為“和”級戰列艦,寶船的排水過萬噸定為“昭”級,重型戰列艦。
而王動的要求是,以後龍城艦隊要以戰列艦為主體,這會造船是沒問題,不過炮的研究要跟上,更重要地是要有人,要有大量的水兵。
鄭和不能在長樂停留太長時間,還有很多使節跟著他,由於他船隊中大量地水手是福建人。長樂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