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第2/4 頁)
謙恭。
如今,夷州的鹽的產量已經慢慢降下來了,而琉球這裡鹽場四起,成了重要的海鹽生產基地。陳貴把鹽運到哪裡去,琉球人不清楚,自從有蘇門達臘和暹羅的番人跟著陳貴到過琉球之後,琉球三國就知道,陳老闆的生意做的真的很大很大。
在這世上的大國中,琉球人只知道有大明朝,當然了,也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但只是知道有那麼一個大世界存在,有多大他們並不清楚,有哪些國家,他們也不大在意。他們只知道,人總是要吃鹽的,而陳老闆有本事把這裡出產的鹽販賣到極西極北之處,至於那裡是什麼國家,是什麼樣的人,這不是琉球人關心的東西。陳貴陪著王動一行人到琉球的時候,並沒有去拜訪什麼達官貴人,王動本來就是抱著過來走走看看的心思來的。
在他眼裡,這只是一個島國,與熱帶的島國風情不大一樣。這會陳貴帶著他們去看鹽田,白茫茫一片,萬畝鹽田。場面很大。海水已經蒸的差不多了,已經看到鹽硝了。
“大掌櫃,這裡出的是粗鹽,這些粗鹽會運到花蓮去加工。製成精鹽、青鹽等。”
“噢。那精鹽我也看了。下回分裝好,用硬紙糊些盒子,一盒一斤分裝好,那樣價錢可以賣高些。這粗鹽北邊市場怎麼樣?”王動抓了一把黑乎乎髒兮兮地粗鹽,大粒的鹽,看著倒象是細石子一般。
“若不是掌櫃你提這個粗鹽在北邊有市場,還真就少了不少生意了。女真人用這醃皮子,量不少呢。”
“那漱口的青鹽量要加大,若有一天,大明朝百姓家家戶戶都能以青鹽漱口,那這生意就真的做大了。”
“靜之說笑了。家家戶戶都用青鹽漱口,呵呵,漢唐盛世怕是都沒有這種事情。”陳澤知道青鹽地價錢,一般地地主老財都用不起,別說普通百姓了。
“材棟莫笑,按靜之計劃,不出五年。可讓大明朝地鹽鐵專營的祖制廢棄。”王動信心滿滿。
“如何廢止。加大鹽田產出?降低鹽的價錢。這在他國行之容易,要在大明朝。如何辦理。琉球的鹽主要還是銷往東北,要想進明朝的市場,那可是難上加難。”
“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只要把這生意交由官府去做了,自然也就容易了。”
王動想的不想,大量的生產鹽,然後直接把這個訊息遞到鹽鐵監,讓鹽鐵監指導明龍商會做鹽地生意。官府賺的剪刀差,透過對鹽商的稅款來補足,這樣一來,不用擔心政府收不到錢,也不用想鹽的價格會不會失控,更不用去怕老百姓吃不起鹽。
晚上,幾人聚在一個鹽場邊上的漁村吃東西,海邊吃東西有時真地很簡單的,海里的魚貨弄上來,只接煮蒸就行了,調料不用多說,王動的船到哪都會帶著這些東西。
“琉球國與大明朝往來甚多,在此地做生意要注意,不可太過張狂。”
“我看這琉球國的船也不差呢,怎麼沒有船到夷州或是日本的嗎?”
“大掌櫃,琉球的船可都是大明朝送地,如今雖然自己也能造些船了,只是些小船而已,且那些個匠師還都是當然洪武皇帝時,從中國派來地。”
“我也是聽說,日本人都跟琉球人學造船,學的就是造大明朝地福船。只是奇怪,他們有船有貨,怎麼很少看到他們的船在外面跑。回國忠還說在琉球做了不少生意,有點意思。”
“有船也要有人,這些年琉球的貿易做的不錯。當初,我朝定下的日本國兩年一貢、琉球國一年一貢,這幾年,鄭大人的船隊下西洋之後,琉球國倒是越跑越勤快了,一年兩貢三貢都有。^
“此處三國細細一看,吃穿用度,與我等差別不大,官家更是以大明朝物品為奢華。一年一貢哪裡夠用的。”
“上回我聽王大人說,琉球國不只是送東西去大明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