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敵我二(第1/3 頁)
方證大師繼續說道:“此人按照華山九品中正制分法,此前最多也就剛入小巧階段,但因所學武學數量太少,太過於基礎,便是小巧都做不好,除非另學到高深武學,此人一生便止步於此。
由於缺乏實戰經驗,此人即便是習武一生,名門正派中隨便一個弟子便能輕鬆將其拿下。
但是在巨大的壓力和仇恨之下,此人將自身武學迅速統合,達到了內外合一的境界。
此時他那簡單的基礎武學反而彌補了他實戰經驗不足的缺陷,無論你招數如何來,如何變,我只直來直去一掌一拳,簡簡單單來來回回就是那幾下。
管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武學五品的用智,迴歸到最簡單的智慧,最實用的智慧。
很快他就能明瞭自身四品的道路,踏上追尋武學絕頂的臺階。
這樣的例子在記載中常有,江湖上也不乏其人,本是資質武功平平無奇之人,在巨大的壓力和情緒下,明瞭自我,突破瓶頸,從此走上坦途。
但是真正讓老衲感到驚恐的不是他一個人,老衲由此對東山縣做了一番探訪。
老衲得知,在過去的四五年間,僅僅在東山縣這個不到八萬人的小縣,似劉二這般情況已經出現了至少五六次了。
這是張真人資助社學以來,大量的黔首百姓得以免費入學,醫匠工藝,文字武功,百姓能學一門技藝,已是倍加珍惜,畢生研習。
本來百姓習武最難之處便是習武之人飯量大大增加,一般小民百姓很難長期堅持,但百姓在社學學到了許許多多的求生雜學,在加之學習了文字之後再學其技藝也就有了根基,這樣小民百姓之中的聰明勤勞者養活自己,堅持數十年習武便有了可能。
過去江湖上聽聞這種壓力下的突破都是鳳毛麟角。
那是因為江湖上大多數粗糙漢子都沒有學得一門正統的功法,他們大多數學的都是一門注重於實用的武學技能,如五虎斷門刀,言家拳等等,都已是上品武學。
但現在大多數百姓都學了全真教入門武功,這門武功極難練到深處,況且實用性不強,過去武林中幾乎將這門武功視作了壓腿馬步一樣的入門基礎,並無甚重視,是以華山三十年前以全真入門武學替換弓馬技藝時也無甚反對之音。
但我們卻忘了,這是當年天下第一高手確定的先天真人王重陽留下來給弟子的唯一一門傳承武學,號稱可以修煉終身,無需外求。
一般黔首百姓學之無非是強身健體而已,但其中難免有天資卓越者和偶有奇遇突破頓悟者。
黔首百姓的數量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如今天下已有近一半的百姓學過了入門武學。
百姓居於底層,難免被世家大戶欺壓,壓力之下爆發頓悟者自然層出不窮。
每一次出現這種人,華山資助的社學同學們就在他的周圍,當地同學訊息最快,於是當地社學以及華山道門就得以出面,保住這些人姓命,並將其收走另行安置。
一個縣一兩年間出一件這種事,華山道門出面將其保住收走,自然不會引起注意。
但想想僅僅東山一個區區三等縣,老衲探訪到的過去確認便有五六人,不知還有多少老衲未曾探訪到。
稍稍一算老衲便已感絕望,如今華山手中收攏來五品以上的高手,至少已有萬人。”
方證大師說完,堂下眾人你我相望,第一想法便是不信。
以隔壁嵩山劍派之強自然不止十三太保,但五品以上高手嵩山派也最多拿得出五十來個。
少林寺千年底蘊眾人能想到的現存達到五品的人也不超過一百五十餘人。
華山劍派當年最強時,二十多個清字輩,都是五品以上。
近百個不字輩,一半以上入五品,這已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