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側寫師23(第2/5 頁)
童,像是解剖青蛙一樣肢解了他;
十二歲的少年因為嫌棄鄰居家六歲的女孩太吵鬧,就把她埋進了沙坑中活活悶死了……
林萊一時都不知道該如何定義他們了,說他們是天生的壞種嗎?還是說他們每個人都存在基因上的缺憾?要不然他們缺乏後天來自父母的管教?
林萊想了想,還是決定不能因為他們的年齡過小,就額外區別對待。
所以還是按照從前對待嫌疑人的態度來,儘量公正客觀地看待他們,從生理、心理和社會三大要素出發,去研究他們的行為,到最後總結出經驗,作為自己罪犯性格研究專案的一部分,為以後偵查案件提供可以借鑑的經驗。
另一邊,有了bau的介入,引起廣泛爭議的連環殺人案很快就被解決了。
而之所以說這起連環殺人案廣受爭議,是因為被害人都逃脫了暴力案件的制裁,或者說他們都被法庭判處了無罪,從法律層面而言,這些被害人是無罪的,可他們真正是清白無辜的嗎,是存在爭議的。
正因為如此,在這起連環殺人案被接連報道過後,公眾們對嫌疑人的看法就不能非對即錯了。
有很多人都認為嫌疑人是一名義警,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帶給大眾法律無法給予的“公正”。
林萊不想去站隊,因為她既深刻感受過眼睜睜地看著犯人,無法被法律制裁而逍遙法外時的挫折感和無力感,又見證過一名義警被推舉為大眾英雄後,帶來的後續可怕影響——在林萊剛覺醒“特異功能”那一年,紐約就出了這麼一個大眾英雄,本哈德·戈茨,在秩序還遠不如現在穩定的當年,在地鐵上槍擊了勒索他的四名黑人,這個案件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很少人知道的是,在他反擊後就出現了不少模仿者,他們開始向他們認為有罪的人,進行他們認為的正義裁決,可以說如果不是執法機關在重重譴責下加大了執法力度,那紐約必將陷入到更大的動盪中。
所以對林萊自己而言,她一定程度上是個義警,可還是要把握住分寸,不讓自己越過“法外製裁”那條線。
說回到眼下這個案件上來,最後bau成功鎖定了嫌疑人,馬文·道爾,一名法院書記官,每天都能近距離接觸到暴力案件和那些有爭議的案件,同時還是一起暴力案件的受害者,他的父母在一起搶劫未遂的案件中被殺害。
而馬文·道爾在下一次踐行他的公正時,被狙擊手擊斃。
案件是到此了結了,可馬文·道爾案帶來的影響,一時片刻是不會消散的。
公眾們對他行為的爭議,仍在繼續。
有人說他被擊斃是理所應當的,因為他是連環殺人犯;有人說警察之所以擊斃他,是擔心他活著的話,到時候陪審團成員會判他無罪。
——當年的戈茨槍擊案中,那四名被槍擊的黑人是沒有死,可其中一人被打中了脊柱,而在經過兩輪陪審團成員集體投票後,戈茨最終還是被判處了無罪。
不過大眾議論紛紛歸大眾議論紛紛,作為執法人員們的馬克和bau成員們,都沒有再私下裡討論馬文·道爾做的究竟是對,還是錯的了。
說到底,維護法律是他們的職責所在。
何況,他們都還清楚擅自治法帶來的可怕後果。
還有就是這個世界一點都不完美,相反很殘酷,不公正的事太多了,不說別的,就是在馬文·道爾的家中,他們就發現了很多箱有爭議的案件審判原本。就算裡面很多被法律判處無罪的人,是真的無罪,可相對的,確實有很多人逃脫了法律的制裁。可那又能怎麼樣呢?非要糾結的話,說不定就會成為下一個馬文·道爾。
所以,盡力向前看吧。
而之所以將馬克和bau成員們放到一起,是因為在這起案件結束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