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武侯祠②(第1/2 頁)
西廊武將這邊,趙雲打頭毋庸置疑,其後是個意外的人,孫乾。
孫乾作為元從文人,無論是在正史和演義中,都沒正兒八經帶兵打仗的記錄,或許是因為劉備拜他為秉忠將軍,故而將他留在了武將內。
剩下值得一說的是第四的張翼和第十的姜維,兩人雖然理念不同,但為了季漢的拳拳之心,沒有差別,這點比楊儀就好了不知道多少。
姜維大家都知道,繼丞相之志,堅持北伐,張翼則認為,國小民疲,當以休養生息,以待魏國有亂。
此外,黃忠馬超都熟悉的很,就略過了,王平是降將,率領著山地戰擅長,以蠻人為主的無當飛軍,頗有傳奇色彩。
王平在丞相去世之後鎮守漢中,並最後病逝於任上。
廖化可以說是季漢的見證者,在荊州時期入夥後,見證了關羽的兵敗,詐降東吳後復歸,並在北伐時擔當重任,在國滅後已經七十多歲,在轉移去洛陽的途中去世。
剩餘的向寵,大家都很熟悉,出師表帶來的,馮習張南二人,則是死於夷陵,就不再多做贅述。
馬忠原名弧篤,和江東那位同名但能力要好上不少,文武全才,先鎮南中,後在成都主持大局。
剩餘傅肜之子傅僉,張嶷,都在國滅之前以身殉國。
十四位武將之中,能稱得上善終的,只有趙雲王平馬忠三人,其餘不是病死就是戰死,這就很能說明季漢當時的慘狀了。
當然文臣這邊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十四文臣這邊是龐統,簡雍,呂凱,傅肜,費禕,陳震,蔣琬,董允,秦宓,楊洪,馬良,程畿,董和,鄧芝。
龐統死於入川,呂凱死於南中叛亂,傅肜,馬良,程畿三人都死於夷陵之戰,簡雍,蔣琬,董和都是病死,其餘未有詳細記載,費禕死於刺殺,這是最離譜的。
看到這兒,劉備下意識的皺眉,病逝還能說一句天不假年,但刺殺這個就有點太過拙劣了,還是對一個文臣這樣。
荀攸有心想替舊老闆分辨一下,他默算年歲,在這位被刺殺的時候,說不定曹丕都入土很久了,不過思來想去,這口鍋還是扣不到其他人頭上,也就不再開口。
好在光幕還在繼續,這邊也就迅速被人略過,諸葛亮則是暗中下了心思,以後核心文臣這邊,還是要有一點防禦力量。
過了文臣武將,咱們就入了主殿,東西的兩條廊,拱衛的就是昭烈廟的主殿。
正中供昭烈帝劉備,右邊是北地王劉譫,左邊則是一塊朽木。
昭烈帝實在是太有名了,就不多敘述了,左邊的這位是,蜀漢懷帝,劉禪。
可惜的是,這兒並沒有劉禪的塑像,僅有一截朽木。
......
光幕這次沒有絮絮叨叨,就簡單的三詞兩語,就讓廳內的所有人知道了眼下的情況。
尷尬的是,雖然光幕似乎什麼都沒說,但似乎又什麼都說了。
廳內眾人都看著這一截朽木樹根,集體無言。
劉備感覺老臉有點發紅,這就是在原來的時空裡,後世人對於他兒子,季漢國君的無言的評價嗎?
諡號是懷,同樣不是什麼好諡,廳內的文人立刻就想到的是,當年那位逼死了屈原的,就是楚懷王。
況且朽木本身就已經說明了一切問題,劉備承認,他很清楚自己的兒子是個什麼貨色,但即便如此,他都很少會動易儲的心思,因為有萬能的諸葛亮在,還有一群穿越者,但這時候依舊是有點心塞的。
這種想法也很正常,誰不希望兒子成器呢,對吧?
不過這是主公家事,諸葛亮也並不會擅自開口,更遑論其他人了,能坐在這兒的,就沒有無腦的,還是繼續看這光幕怎麼說吧。